实践反复证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队伍建设,在于干部队伍潜能的激活和素质的提升。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思想解放
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纵观岳阳县近年发展历程,从国有工业商贸企业的改制到所有企业民营化,从农业寻求县域经济的突破到“工业强县”战略的确立,从工作的平衡推进到确立“两环一线”和园区产业的重点突破,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思路的大调整,都带动了发展的大提速、实力的大提升。
一要围绕政策优惠来解放思想。近几年,岳阳县围绕加快发展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也落实得较好,但无论是认识的深度还是优惠的程度都还远不适应大发展的要求。岳阳县周边的宁乡、浏阳发展这么快,关键是思想解放,一方面舍得前期投入,为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舍得向外来投资者优惠,在税收以及手续办理费用等方面积极为投资者提供优惠。透过这些,我们要真正理解先予后取、小“舍”才有大“得”的道理,真正明白能优惠、敢投入是一种胆量、一种胸怀、一种智慧,不优惠就引不进企业,只有实行有账可算的优惠才是对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真正负责,从而自觉把思想统一到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了长远利益而优惠现有投资者上来,统一到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能带动全县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上来。
二要围绕转换角色来解放思想。当前,有不少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管理者”,而不是一个“服务者”。岳阳县要加快发展,实现干部角色定位的转换是当务之急。只有转换了角色,经济建设主战场才能开辟,干事创业氛围才会浓厚,政务环境优化才有可能。全县上下要开展干部角色转换的大讨论,引导干部经常问一问自己,“当官到底为什么”,找准角色定位,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上,自觉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经常问一问自己,“当官到底做什么”,自觉履行服务职能,真正对人民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发展负责。要注意改变用人导向,注重从经济建设主战场,从维护大局稳定的一线,从对县域经济发展有建树且有能力的人中去发现、选拔人才。要从机制上约束干部转换角色,强化有错无为问责,切实治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冷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等衙门作风。
三要围绕宽容失误来解放思想。事在人为,业在人创,成就大事业,就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误。宽容失误,发展才有希望。加快发展从来就是要突破常规、勇于探索。探索不一定成功,但是不探索永远不会成功。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都要宽容探索中的失误,允许创新中的曲折,善待改革中的失利,为大胆干事的人撑腰,为开拓进取的人鼓劲。宽容失误,也是一种美德。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有宽容之心,包容之量。宽容失误,目的在于鼓励创新。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广大干部要有敢闯敢试的勇气,在对待政策上,要看重“政策没有限制什么”,着眼于红线外的广阔空间;在推进工作上,要敢涉没有先例的“盲区”,敢走矛盾复杂的“难区”,敢冲不合时宜的“禁区”。要以创新的思路研究破解难题、排除困难的具体办法。县委将坚决支持开拓创新的人,保护大胆干事的人,重用干成大事的人,特别是将重用年轻、有专长、外交能力强的人,淘汰无所作为的人,惩处混事坏事的人。
四要围绕人才开发来解放思想。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目前,我们干部队伍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乡镇和县直部门人才断层,企业专业人才缺乏,这已成为影响我县发展的瓶颈,必须着力解决。首先,要大胆引进人才。走出“引进人才会增加人员和财政负担”的认识误区,从“人才就是财富创造者”的高度来看待人才引进的重要性,要从“现在还不加大引进力度,我们将难负历史重任”的高度来认识紧迫性。从今年起,要健全人才引进补充机制,开通“人才直通车”,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安排一些编制计划,从全日制学校公开招聘人员到县直和乡镇工作。其次,要创造条件留住人才,从政治上关心人才,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大张旗鼓地奖励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建立集利益、荣誉和社会保障等于一体的提高人才待遇的激励机制,做到用待遇留人;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做到用事业留人。第三,要量才施用用活人才。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县直和乡镇的界限,将人才配置到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特别是经济建设主战场。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能力提升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既是永葆党的先进性与活力的需要,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经济强县的重要保障。广大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强能力建设,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遵循科学规律来思考问题,指导工作,谋划发展。
一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作为行政者,首先,要把法律意识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作决策都要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都要考虑经济、社会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不能超出授权作决定,不能违反上级政策、违背法律法规作决策。今后,县里对违法违规审批出台政策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其次,要把依法办事的原则贯穿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只有依法办事才能最终妥善化解矛盾。面对矛盾,所有的同志都要学会将灵活性与依法办事的原则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把矛盾化解到位。再次,要把遵纪守法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全部工作和生活中。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做党纪国法所禁止的事情,更不可知法违法,对于违法行政,要敢抓敢管。通过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行政执法氛围。
二要提高项目运作的能力。运作项目是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运作项目不只是喝酒吃饭,不能习惯于用行政套路抓招商。要学会找项目。学会分析形势、研究政策、掌握信息,把握项目的脉络,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寻找项目;重视项目库的建设,立足我县实际,对接国家宏观政策、对接发达地区产业,精心包装和策划项目。学会与人打交道。这是运作好项目的先决条件。与人打交道要学会做“四种人”:加强学习,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做有知识的人;胸怀大局、事业为重,做有品位的人;看重平时与长期的联系和沟通,做有感情的人;全心全意为项目服务,让上级部门和老板满意,做有诚信的人。要培养锲而不舍的韧劲。引进项目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还要遭到冷遇,受点委屈。我们要把跑项目当作是对我们毅力、意志的一种锻炼、一种考验。对看准了的项目,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盯住不放,直到成功引进。要重视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抓项目的机制,强化抓项目的责任,实行重点项目“专门班子、专项经费、单独考核、单独奖励”,加大重点项目的协调力度,确保如期推进。
三要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基本目标。在强力推进经济强县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种责任来担当,作为一种氛围来营造。要在共事中增进班子和谐。孤则易折;众则难摧。各级领导班子都要从大局出发,善于从团结中获取力量,从合作中找到快乐;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将分工负责与集体领导有机统一起来,使班子成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每位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换位思考,遇事多商量、多沟通;要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容人的雅量、容事的气度,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要在加强机关建设中增进单位和谐。加强对机关干部的管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使干部健康的思想成为主流。加大机关建设力度,通过改善办公条件,改变机关面貌,使干部职工精神振作,有集体荣誉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干部职工在活动中增进理解,增强团队意识。要在改善干群关系中增进社会和谐。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干群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改善干群关系要突出抓好三件事: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的惠民政策,这是目前容易引发基层群体性矛盾的重要方面;从群众要求最强烈、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扑下身子办实事,化解老矛盾,解决新问题;抓苗头、抓典型,依法打击扰乱机关秩序、封堵道路等损害公众利益的人和事。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作风建设
一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招商引资、公务接待要热情,但不能搞没有“度”的高消费;要走出去开眼界、长见识,但不能搞无目的的公费旅游;要与时俱进地改善机关条件,但不能欠账办事,相互之间也不能攀比。要认真坚持和完善三级财务监(代)管,继续实行公务接待限额和现金结算制度,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若干规定的执行。
二要始终保持务实求为的作风。面对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的繁重任务,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精力倾注在抓落实上。坚持突出重点抓落实。首先,围绕招商引资抓落实,这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对此,各乡镇、部门和县级领导要不遗余力,超额度、高质量地完成今年初分配的任务。其次,围绕项目承办抓落实,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再次,围绕化解矛盾抓落实。特别是对于工作中的难题、多年沉淀的老问题,要有不惧困难的勇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盯住不放,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要严格考核抓落实。目前,我县考核基层工作的办法得到了普遍认同,要继续坚持,更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将考核落实到单位,而且要落实到个人;不仅要奖优,而且要罚劣;不仅要与评优评先挂钩,还要与经济利益和干部任用挂钩,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要强化导向抓落实。为政之道,在于用人;用人之要,在于导向。实践证明,重用正直的、实在的、能干的人,我们的工作就顺、事业就兴、风气就正。树立正确导向,应坚持做到“三个不能”:对那些长期在基层一线,吃了苦、受了累的同志不能遗忘;对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跑不要的同志不能冷落;对那些敢于负责、善谋实干、甘于奉献的同志不能亏待。要把干事创业作为一面旗帜来凝聚人心,作为一把尺子来评判功过,作为一种导向来任用干部,真正让那些工作能力强,业绩比较突出,群众公认的同志得到重用。
三要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见事早、出手快,才能把握机遇,赢得主动。要畅通政令。加强能级管理,坚持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做到一级服从一级。对县委、县政府作出的决策,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强化大局意识,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凡是有利于全局的事,哪怕牺牲一点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也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决不能坚持本位主义、从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决断事项,决不允许任何地方、任何部门成为“独立王国”。要提高工作效率。始终保持只争朝夕的紧张节奏,敢于争先的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追求高效率,体现超常规,实行满负荷,力求新突破。强力推行首问负责制,切实做到首问负责不推诿,主动协调不扯皮,限时服务不拖延,以工作的快节奏确保服务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