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康静思:以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

[ 作者:康静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8 录入:王惠敏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当前,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凝聚力量,越要发挥党建扶贫优势。

要加强县乡领导班子建设。县级领导班子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乡镇领导班子是脱贫攻坚的一线作战部,指挥部和作战部的战斗力直接影响脱贫的成效。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抓好县乡领导班子建设。要选优配强县乡领导班子,真正把工作能力强、乐于奉献、敢于担当、作风正派的党员干部选配到贫困地区县乡担任领导干部。要严实领导干部脱贫责任,贫困地区县乡党政正职在完成脱贫任务前,原则上不得调离,推动领导干部把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县乡干部培训力度,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扶贫本领。要激发贫困地区县乡干部脱贫内生动力,关心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在政治上、工作上、待遇上、心理上给予关心关怀,使他们能安心、安身、安业。

要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抓好贫困村脱贫工作,就必须把贫困村的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和村级各类组织的坚强领导核心,如果贫困地区的领导班子没有选好,基层组织没有建设强,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不好,就难以完成任务,甚至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难以保持。要选优训强管好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提高待遇保障、引进能人回村、培训提升、选派优秀干部和定向招录激励等措施,建设一支带领致富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要规范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管理制度,制订“小微权利清单”,完善任期目标、岗位承诺、“双述双评”、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要发挥贫困村党员带富帮富作用,强化党员技能培训,让党员掌握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使用技术;健全党员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在资金支持、信息提供、服务销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党员领办兴办致富项目和产业,真正把党员培育成致富带头人。开展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开展设岗定责,确保有帮带能力的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要加强对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理力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往往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要选派干部驻村整顿,制定整顿方案,果断调整不胜任党组织书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补齐基层软弱短板,实现软弱涣散党组织晋位升级。

要统筹帮扶资源。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仅靠乡镇和村级力量必然影响脱贫进度和成效。因此,党委组织部门要充分挖掘帮扶力量,汇聚帮扶资源,让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投入到帮扶工作中来。要建立省、市、县、乡四级驻村帮扶机制,选优配强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做到精准选派、精准用人、精准帮扶,各帮扶单位要认真履职,当好后盾,为工作队员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开展在职党员结对帮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根据自身情况,结对帮扶贫困户,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技术咨询、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既要利用好体制内资源,也要动员社会组织、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商部门要充分调研非公企业力量,开展企业包村工程,发挥其在就业、市场等方面优势,助推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要强化督查考核。要加大督查力度,定期开展明察暗访,严肃查处不作为、弄虚作假等行为,防止急功近利、“数字脱贫”“材料脱贫”贫困对象“被脱贫”等现象。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纳入基层党组织述职评议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对脱贫不力、不作为干部要及时调整处理,对脱贫攻坚任务较好、成效显著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做到真述、严评、实考,推动形成真扶真脱的鲜明导向。

作者:康静思,中共郴州市委党校讲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民主治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