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别让缺失的责任成了蚁贪之祸

[ 作者:魏露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01 录入:王惠敏 ]

一笔本不该发出的征地补偿款,因在层层审核过程中,相关人员均未亲自核查,而仅凭着“别人签,我也签,别人审过,我不用再审”的经验办事,大笔一挥签字过关,致使30余万元征地补偿款受到侵吞、多名农村党员陷入“蚁贪”窝案。负责款项审批的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的村居、街道干部林某等4人因此受到党纪处分和责任追究。(1月22日 中新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不管这个权是大是小,只要是关系到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所以在用权上要有一个“慎”字,不能凭一时之想,而忘记了责任担当。

一笔30万元征地补偿款受到侵吞、多名农村党员陷入“蚁贪”窝案,这其实是一种悲哀。官员因贪污落马本该叫好,但是叫好的背后是党员干部队伍中人才的损失,是党和政府形象的抹黑,是公款的浪费,是“蚁贪”家庭的悲痛,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是却又无比地刺痛人心。

然而,当我们刨开这个征地补偿款被侵吞的背后原因之时,却又是让人如此的“意外”,仅仅是因为“别人签,我也签,别人审过,我不用再审”的经验办事,结果就让30余万元的征地补偿变没了。

其实,“蚁贪”并不是没有,只是这种因“经验办事”而导致贪污的问题却给更多的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非是靠习惯、靠经验来办事,而是靠责任感、责任心,唯有一心为民,才能事无巨细都能用心,自然不会存在这种不该发出的征地补偿款变成贪污款。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避免缺失的责任成“蚁贪”之祸,还要在强化对党员干部工作的监督上,让党员干部能够时刻绷紧责任之弦,才能在下笔、做决定之前能够细细地想,不浪费一分一毫该用之于民的钱。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