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能否有效遏制滥摆酒席?贵州安顺市塘约村有自己的答案:两年前,村中吃酒风气严重,有人赌钱输了,也要办“落难消灾酒”,而如今,在村规“红九条”的作用下,酒席量减少了7成。(3月2日 中国网)
宴席上不发纪念品,也不发整包烟,盘子里装着散烟,谁想抽就拿。喜宴八菜一汤,丧事吃“一锅香”,跟自助餐一样吃多少打多少……看到农村这些遏制滥摆酒席的村规民约,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会认为这样的规定未免太严厉,甚至有可能损害了村民的基本权利。
可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如果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农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你就会认为他们为了遏制滥摆酒席所订的村规民约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农村群众经济还不宽裕,底子还很薄,如果为了面子大操大办,可能就让他们一夜回到解放前,几年、甚至几十年辛苦付出就付之东流。他们对致富的渴望,对遏制滥摆酒席的热情期待,也就不是不愁吃、不愁穿的城镇群众所能理解的。因此希望城镇群众要理性的看待农村遏制滥摆酒席村规民约,千万不要站着说话不要痛,盲目地指责他们。
就拿制订了“红九条”村规民约的贵州安顺市塘约村来说,2014年全村每年因为摆酒损失了5千万到8千万元,不包括礼金,甚至每年拿3千多元低保的贫困户,一年竟然要举债送掉超过1万4千元礼金。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这对于刚刚摆脱贫困的农村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稍一不慎,有的群众就可能重新陷入贫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觉自愿地签订村规民约,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这是值得赞赏的。
实事求是地说,农村一些村规民约确实还不尽如人意,甚至一些还让局外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比如贵州安顺市塘约村的村规“红九条”,就有一些让人难以思议,比如规定老人也不得摆寿辰酒,确实显得有点过于严厉,但当地老百姓自觉自愿,他们愿意这样做,大众还是应该多多包容,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动辄指手画脚,无限的地上纲上线,这是错误的。
对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农村群众来说,只有处处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年收入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城镇群众难以体会到的,因此希望大众对他们遏制滥摆酒席村规民约要理性看待,不要只从自身感受出发,横挑鼻子竖挑眼,那是有失公允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张家界在线 2017年03月03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