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6 日至 18 日,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课题组在胡扬名教授的带领下,深入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开展了一场关于数字化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实际应用成效的深度调研。硕士研究生谭明明和徐梦星一同参与了此次调研活动。
油溪桥村,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在村级事务治理方面通过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积分制管理体系,吸引了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广泛关注。此次课题组的调研,旨在全方位了解该制度在乡村治理中的实际运作情况。
课题组一行先后参观了文旅产业长廊、游客接待中心、供销社、光大文化广场、村集体资产、七大产业、党建宣传栏、数字乡村平台、档案室等地,并走村串户开展村民走访,从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洞察积分制对乡村生活的渗透和改变。
在 17 日上午的座谈会上,课题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4 年 12 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与当地村两委展开了深入探讨。当前,农村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四十余年的运行,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渐显露出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的短板。面对这一现状,油溪桥村党总支书记彭育晚从六个关键方面,向课题组详细介绍了数字化积分制的核心意义与价值。
17日下午和18日,课题组还深入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该村彭育晚书记及骨干成员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调查了解,积分制有力推动了油溪桥村快速发展:在保障基层规范管理方面,积分制明确了村民行为准则,规范了村级事务处理流程,让基层管理有章可循;通过量化动态标准化治理,积分制将复杂的乡村事务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实现精准管理;在明晰股权产权收益权上,积分与村民在村集体经济中的权益挂钩,激发了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数字化积分制还释放了新质生产力,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次课题组针对油溪桥村数字化积分制实践的调研成果,丰富了乡村治理研究案例库,为理论创新注入鲜活素材,强化“产学研用”有效衔接,助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实效,将为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宝贵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样本,彰显我院服务国家战略、赋能乡村发展的使命担当。(谭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