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水山:乡村振兴的现实障碍

[ 作者:李水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3-09 录入:曹倩 ]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三十年前开始研究过新乡村建设,包括对韩国新村运动的研究,十五年前开始谈过新农村建设,十年前开始论过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是永远说不完的新老话题。

乡村振兴,离不开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中关键、核心、重点是什么?大学者说,关键在农民,农业部门都说,农业才是重中之重。我认为农村才是重中之重。

陈锡文老师有一点说得对。大意就是中国就剩下一亿人在农村也是广阔天地,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特大城市化,城市群建设,在中国具有巨大魔力,人们不会放弃,其结果农村还是继续荒芜和凋敝。

农业变成美国农业,高度现代化,农民都是高学历、高素质教授级职业农民,也改变不了农村凋敝。因为人口资源全部单向流进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美国只有农民和农地,没有农村,但是小城镇很漂亮,所以不存在农村问题,欧洲不少国家和日本、韩国,举国上下都是美丽乡村,非常成功。

如何解决?就是城乡互动融合一体化,但是传统观念和急功近利,变成很大阻力,不可能改变,人口堪比加拿大和澳洲总人口的特大城市群,比比皆是,一个挨一个,还会源源不断,总人口将达到10-11亿,每个省只有一千多万人口。所谓“鹤岗想象”,就是几万元可以买一套房,昔日百万人口的富裕煤矿城市如此凋敝,何况农村呢?这就是新农村建设也好美丽乡村建设也罢,遇到的最大难题。

城乡互动融合一体化,阻力障碍太大,没有实质性优惠推动政策,没有一个人一个企事业单位愿意去美丽乡村,这是根本原因。特大城市化和乡村振兴,做得不好是负相关,背道而驰、适得其反,但是做得好,比如特大城市卫星城市城市群建设,就可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反对特大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反对城市群建设,尤其特大城市卫星城市建设,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人想进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愿望和追求,又能促进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正确疏导城市辐射农村,京津冀一体化,全国一盘棋,推动全国各地均衡、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农村土地宅基地、特大城市化、城乡不能互动融合一体化,这是长期困扰乡村振兴的三大体制性障碍,不大刀阔斧改革,依然解决不了乡村振兴难题。

首先,土地宅基地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离,非常灵活、通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其价值毕竟有限且不高,因其不确定性,农民不能祖祖辈辈依靠土地宅基地生存,依存度不高,所以农民在农村生活是不稳定的,尤其农二代三代更是没有心思和动力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生活。农村人口的这种流动性,决定着农村不可能留得住人,留不住人的乡村是不能持久稳定繁荣昌盛,凋敝荒芜是必然的。

其次,特大城市的繁荣,依赖于城市单位面积上的资源人口密度,其本质是增值甚至暴涨,有巨大的利益诉求和魔力,而这些人口资源都是从广大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全国各地聚集的,意味着对这些地区人口资源的虹吸作用,必然导致特大城市以外地区人口资源的蒸发,人口资源离开的地方,尤其对广大乡村来说是单向被抽取的过程,特大城市化和乡村振兴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呈负相关,乡村振兴可想而知。

特大城市可以通过建卫星城市城市群,疏解疏导市中心超过密人口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和小城镇建设是完全可能的。小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呈正相关,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最后,一和二已经充分证明三,土地宅基地制度不改革,城市人口资源是不能自由流向农村地区,特大城市化的追求,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阻碍着城市人口资源流向农村地区的,而且从每个人的角度看,也愿意去增值的特大城市,不愿意去不能增值,不增反降的农村地区。

如果不是省市一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城市企事业单位别说去美丽乡村,就是去小城镇安家落户,比登天还难,土地、税收、交通、电力、通讯、基础设施等,就是下水道都没法解决。何况,上学、看病、居住、购物、交通、生活等关系到年轻人最关心的工作与生活的环境条件。所以说,城乡互动融合一体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得不好,有可能成为一种脱离实际的口号,流于形式,时过境迁。没有强有力的政策与市场化诱导,城乡互动融合一体化,还是举步维艰。


(作者系三农教育学者,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国际金融报》2021年2月8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