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吴梦:看低方能看清

[ 作者:吴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10 录入:实习编辑 ]

法国影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女工很漂亮,技术也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依德。他想进一步和她接触,便邀请她一起看电影,但女工以自己还有工作为由拒绝了他。洛依德不甘心,便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当然知道,您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女工平静地回答。“既然如此,您为何对我这样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您来修车是我的顾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一样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 ”女工的一席话,使洛依德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身为万众追捧瞩目的影帝,在这个普通女工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虚妄。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找到自己就找到了世界”。尤其是作为一名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员干部,能不能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能不能做一个知已的明白人,对事业成败关系甚大。

看低自己一点,才能正确看待学习,少些能力自满,多些本领恐慌。自满自足,是学习进步的拦路虎,是能力提升的绊脚石。如今公务员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储备,有些因此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甚至认为不用学也“够用了”。然而,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不能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不能服务于发展,再高的文凭也无异于白纸一张。若要胜任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就必须在知识储备、能力素质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筹”,就必须老实学、刻苦学、反复学,自觉地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本领,方能自如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更好的负担起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

看低自己一点,才能正确看待进步,少些权力欲望,多些踏实做事。追求进步是人之天性,也是每一个要求上进的干部的必然选择。有什么样的进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执政之道。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存在错误的进步观,认为进步就在于手里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担任的职务越来越高,以致于心思精力不用在工作事业上。作为党员干部,不应只注重岗位的升迁、权力的增长,而要把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工作实绩的不断显现,看作最大的进步,立足本职、尽心尽职、追求卓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成长之路,扎扎实实地干出一番事业,不辜负组织的厚爱和人民的期许。

看低自己一点,才能坚定为民信念,少些高高在上,多些俯身为民。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然而有的为官者自我期许较高,觉得在“小地方”有些“屈才”,对工作缺少热情,对基层缺少感情,对群众缺少真情,长此以往,不仅对基层的事业不利,也局限了个人成长。对此,必须拿出“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勇气,真正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群众最需要、最管用、最见实效的地方,不断探索适合本地本部门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下大气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看低自己,不是自卑、怯懦和无能,而是理智、清醒和大勇。诚如约翰•保罗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句话的深厚底蕴吧。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