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绿色经济理念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前提下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就是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高速发展两不误。但是要在经济发展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不能依靠宣传,也不能仅仅依靠人们觉悟,更加不能幻想出台一些想当然政策制度就能实现绿色发展。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必须遵循基本经济规律,必须设计出既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又能同时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制度。下面我就绿色发展理念宣传、人们觉悟、想当然的政策为什么靠不住以及如何设计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制度进行详细论述。
一、复杂的人性决定仅仅依靠说教和觉悟实现不了绿色发展
1、人性多样性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规律
尽管西方经济学把人假设为经济理性人是脱离现实的假设,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雷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身最高价值,但是也有人把金钱、美色和权力的占有作为自己价值的体现。尽管每个人对每种具体利益的效用大小判断有所不同,但是每个人都会选择能够让本人得到最大利益或者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这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规律。个人利益最大化规律也就是每个人都会在法律法规容许的前提下,选择能够让本人得到最大利益或者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这里的个人不仅仅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政府部门、社团组织等法人,或者是任何一个可以界定的群体,比如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国家。既然人性是复杂的,大家觉悟千差万别,总会有人为了私利而违背绿色发展理念,因此不能仅仅依靠觉悟实现绿色发展。
2、个人利益最大化规律让绿色发展理念宣传显得空洞无力
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还在2005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就是我们最著名笑星周星驰在最新编导的电影《美人鱼》都是植入了环保理念。但是真正人们在利益和环保之间做出选择时往往都会选择利益。企业提高了污染物排放标准,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就会增加其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根本就不会因为我们搞几次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就主动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果环保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自己就没有额外收入,当地党政领导也因为你严格执法影响当地企业发展而不喜欢你,那么谁还会严格执法呢?道路挖了修,修了挖,大楼拆了盖,盖了拆,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地方GDP,另一方面就可以多发包项目收红包,面对利益诱惑,绿色发展理念在地方党政一把手眼里也就成了忽悠人的道具。因此,光靠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实现不了绿色发展,只有建立了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就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二、想当然政策制度实现不了绿色发展
我国为了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制定颁布了很多政策制度,但是这些政策制度很难实现绿色发展,甚至产生一些不好的副作用,有些纯粹就是想当然的好政策,不但不能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反而造成不公平竞争和腐败。下面就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的政策和造成制定出这些政策的原因进行分析。
1、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的政策分析
第一类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的政策就是包括节能审批和节能补贴政策。节能审批不但不节能,还反而浪费资源。节能补贴政策在实际执行不能真正起到节约资源作用,只会造成腐败和不公平竞争,甚至有些企业和官员勾结申报假项目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为什么各种节能审批和节能补贴政策都不能实现绿色发展呢?因为准确评估一个产品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水平非常难,一定要准确评估,评估成本会非常高,本身就要浪费很多资源,而且还要求专家和政府官员有高尚的品德,不会被企业主收买。但是现实中所有专家和官员都品德高尚也是不可能的,不然就没有那么多贪污腐败分子了。所以说节能审批和节能补贴除了浪费国家资源给官员提供寻租机会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第二类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的政策包括通过制定了阶梯水价、阶梯电价、不同资源发电不同上网电价来控制资源消耗价格政策。阶梯水价、阶梯电价政策确实能够使用户更加节约水电资源,但是阶梯价格对自来水公司和电网公司自身浪费行为起不到控制作用,比如:安乡县自来水公司产销率不到40%,60%的水跑滴漏了。不同资源发电不同上网电价可以鼓励风电、太阳能发电,但有时候也会造成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浪费。比如:一般在深夜用电量下降时,电网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他们首先减少风电上网,而风能是不能储存的。更重要是不同资源发电不同上网电价的价格政策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腐败,发电公司与电网公司结算也可能出现内外勾结把火电当成风电或者太阳能发电高结上网电价的问题,这些腐败金额随便就可以上亿。这种给同种同质商品制定不同价格的做法属于典型计划经济思维,严重违背需求规律、价值规律等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类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的政策就是环保收费、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等污染物排放权市场化政策。环保收费制度的本质就是把大自然对环境净化功能这个应该全体民众共同享受权利转化成了环保部门的创收工具,环保收费往往都成为环保部门工作费用和员工福利。“哪里环境污染最严重,哪里的环保部门待遇就最好”的怪现象就证明了环保收费制度不是一个好制度。就算环保收费全部用来改善环境,这个制度也不可取,欧美国家环境治理经验告诉了我们环境污染了再去治理比事先要求企业达标排放维护优良环境的成本要高得多。而且环保收费制度对控制污染物排放起不到任何控制作用,如果大家一样的交排污费,企业就可以把成本转嫁给客户,如果有的企业缴费,有的企业不缴费就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就是环保收费也离不开对企业排污量准确测量,既然都要准确监控,还不如要求企业达标排放,而不是交了钱就可以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本质就是大自然对环境净化功能的全民共享权力无偿或者低成本送给污染企业,形成一种特许权。这就形成了对现有污染企业起到了保护作用。在这种制度下,一个污染物排放量再少企业都必须向现有企业购买排污权才能进入实行排污权交易区。这种制度设计还有一个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排污权将会成为一种非常稀缺资源,很容易导致排污权炒卖,就使本属于人民的权利异化成为了少数人发财的工具。当然,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政府就污染物排放谈判可以运用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来实现全球和地区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
第四类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的政策就是现行生态补偿政策制度。城市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政策:我国城市水源地跨区域,水源地要用水地保护水源质量,就要付出经济牺牲,但是一般都不能得到相应经济补偿。比如北京水源地,就有一部分在河北,而长沙市的水源地湘江上游的其他地市。这种水源地和用水地分离状态就造成了利益不能在区域内部统筹,没有形成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建设的生态补偿政策:一方面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限制了当地对资源的开发,影响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居民返穷现象突出。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给予经济补偿,当地政府和居民也不会主动保护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造成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效果差。喀斯特地区和草原沙漠地区生态补偿政策:一是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短期化,造成了喀斯特地区和草原沙漠地区过度开发。二是石漠化沙漠化地区治理奖励补助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政府没有承担起监管职责。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一是自然资源出让时,没有明确排污标准和生态保护责任。二是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没有严格实行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和等量补偿补偿原则。
第五类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存在问题的政策就是大城市汽车限购限行制度。限购行为是对后富的人和穷人歧视,保护了先富的人,是通过牺牲穷人利益保护有钱人。限行存在权力歧视,有权势人就可以上到不限行的牌照。
2、制定出想当然好政策的原因分析
政策制定者之所以根据绿色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制定出这么多与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想当然的好政策,就是在于这些人根本就对一些基本经济规律都一知半解。首先他们对人性多样性复杂性认识不够,把官员都想象成为了焦裕禄、孔繁森,不知道官员都有自己私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属于正常情况。其次是对商品需求规律和价值规律一知半解,我们实际上是无法准确预测人们需求,也无法准确计算商品生命周期成本。比如我们实际上计算不出来一个产品生命周期资源消耗量。最后就是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计划经济思维充满了大脑,根本就没有系统全面市场经济思维。比如:汽车多了就限购现行就是典型计划经济思维。因此,我必须树立这样观念,只有经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之后,还能达到目标政策才是真正的好政策。
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制度设计
真正理解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准确掌握了个人利益最大化规律、需求规律、价值规律制定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制度就非常容易。下面能够实现绿色发展政策制度进行介绍。
1、征收足够资源税并返还给国民的资源税制度
征收足够资源税并返还给国民的资源税制度就是通过征收足够的资源税能够使所有稀缺自然资源变成充分资源,把所征收资源税全部按照人头返还给每个国民。每种资源税征收标准就是征收标准能够使这种稀缺自然资源变成充分资源。当前急需提高税率的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水资源五种,其他矿产资源税视其稀缺程度提高其税率,以后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稀缺的情况决定。以煤炭、水力、风力、太阳能几种主要发电资源为例说明如何制定税收标准,这四种资源中,只有太阳能是充足资源,开发成本最高,就是要通过资源税使这四种资源发电成本价格基本一致。根据目前每度电火电水电成本0.2元左右、风电成本0.5元左右,太阳能电成本1元左右,当前煤炭每吨收1200元资源税,石油每吨收3500千元资源税,天然气每吨1500元资源税,水电风电征收50%资源税,稀土按照价格的80%征收资源税,水资源按水资源公司的销售额50%征收。对进口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各种矿产资源也按同等标准征税,其他非资源类进口商品也根据资源税占GDP的比重为资源税率征收相应的进口资源税。资源税作为在分配时全部平均分配给中国每一个公民,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避免社会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因此,对资源税政策的调整和转移支付力度调整就是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财政政策。
2、建立严格污染物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及监管制度
那么怎样确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呢?首先通过调查一个环保区对污染物自然降解能力确定该考核区的各种污染物最大容许排放量。接着就对该区域内产生污染物的现有产能和新增产能进行统计,再用该种污染物最大容许排放量除以产生该种污染物的产品总产能,就得到该种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标准审批不是固定,随着经济发展,只要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者新建生产企业,排污标准就要提高。新建项目按照新排污标准进行审批,原有项目也要按照新排污标准进行整改,整改无法达标就要关门大吉。
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设定保护标准,再对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管委会经营收益权和保护责任面向企业进行招标,谁需要政府补贴的少谁就中标。自然资源出让时,明确排污标准和生态保护责任,既然矿藏资源储量可以探明,那么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的影响可以准确的测量。生态补偿过程中严格实行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和等量补偿原则。
最后政府对现有企业实际上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随时掌握企业生产污染物排放情况。只要发现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就要停产整改,整改无法达标就关门大吉。每年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开采企业进行考核,不合格就取消经营保护开采资格,扣除其补偿金和押金。
3、政府职员薪酬改革。
通过财政预算改革,把财政资金分配各个政府部门都固定了下来。分配给各个机构资金包括职能履行费用、人员工资和机构自身建设各种费用,这些机构都不能够存在借贷,当经费不够时只能通过少发工资和减少机构建设解决。任何政府部门再也不能通过收费、罚款增加部门收入,只有依靠工作做好了,经济发展越好,分配到财政资金就越多,办事效率越高,花费行政成本求越低,最后工作人员收入也就越高。人民和人民的代言人国家只考核这些机构职能履行效果,不需再监督这些机构资金使用。如果职能履行的不好,那么这些机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就要走人,领导班子有权力调整不合格的工作人员。
这样的话,环保部门严格执法,辖区内没有环保违法行为,环保部门绩效考核成绩就好,没有环保违法行为,环保部门执法成本就低,在总收入一定情况下,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就会更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和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私利高度统一。
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制度后果分析
这些根据一些基本经济规律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设计出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制度政策制度不但能够实现绿色发展,还能提高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根本上消灭贫穷,遏制腐败。
1、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一是增加按照这样税率标准征收资源税后,我国电价将上涨1倍以上,就可以提高电价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了。
二是可以基本上消除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问题,因为火力发电价格提高了4倍,而用秸秆发电不需要交资源税,这就使得火电厂有了用秸秆代替煤炭发电的动力。
三是杜绝潲水油流入食品市场问题,因为潲水油炼制汽油柴油的成本比使用石油成本还低。
四是真正节约资源企业。通过增收资源税,资源价格比原来提高了1倍多,真正资源节约企业节约相同相资源,节约的成本就多了一倍以上,利润就成倍提高。
五是征收资源税还能够控制自来水公司和电网公司自身浪费行为。因为资源税在生产前已经征收,自来水公司漏掉了水也要交资源税,这样就迫使自来水公司加强管理,减少跑滴漏。通过资源税征收使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火电成本基本一致,而且在深夜用电量下降时,电网公司通过要求降价减少上网电数量时,风电具有最大降价优势,减少火电上网可以节约煤炭。
六是使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更具有可行性。城乡垃圾按照成份可以分成渣土垃圾、易腐质垃圾、可回收垃圾。渣土主要是一些无机矿物质,是一种没有环境污染,各种工程建设都少不了需求量大的廉价资源。易腐质垃圾主要蔬菜瓜果粮食加工处理食用后残生物,可以用于制沼气和有机肥。可回收垃圾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纸张、残旧布料等,都是非常好工业原料,都可以回收利用。通过征收高额资源税,可以让沼气、有机肥、金属、塑料橡胶、纸张、布料等原料价值成倍上升,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对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七是真正实现企业达标排放。在新环保政策制度和新公务员薪酬制度后,环保部门在对企业排放标准审批后,再对企业排放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和企业排放标准。企业超标排污不会再给环保部门增加一分钱收入,反而会被扣减工作经费。这样环保部门就不会再与排污企业玩捉放曹的游戏,搞分赃式环保执法了。有了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和人民群众监督,企业超标偷排污染物行为就无处可逃。
八是促进生态环境优化。高标准的污染物排放可以减少污染物对水资源的污染,创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机制,政府每年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进行多次定期考核,确保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屏障区环境越来越好,物种越来越丰富。自然资源开发主体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进行等量修复补偿。
2、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
一是从根本上消灭贫穷。通过征收足够的资源税,一年就可以多征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碳税和碳关税2.2万亿元,稀土等矿产资源税1万亿,水力、水资源、风力资源税1万亿元,可以为国家增加税收4.2万亿元左右。4.2万亿元可以让13亿中国人人均分配到3200元左右,这个税收主要是高消费人群支出,让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显著增加,可以让中国7000万贫穷人口彻底脱贫,而且再也不会产生新的贫穷者。
二是可以避免出现稀缺资源占有者利用自己对稀缺资源占有的垄断地位对其他人形成剥削,产生一个个超级富豪。
3、可以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提高3个百分点
通过收入分配均衡,征收资源税再平均分配可以让中国每年增加消费需求2.1万亿元。中国GDP总量不到70万亿元,中国每年增加消费需求2.1万亿元就相当于可以通过消费增长使得经济发展增速提高3%。
4、节约财政资金减少腐败
取消各种节能补贴政策,可以节约财政资金,又可以减少官员腐败。没有了资源价格双轨制可以减少资源交易中的腐败行为。征收资源税可以避免涨价好处都落入了相关垄断企业腰包,养肥了少数人。
综上所述,只有抛弃幻想,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准确掌握基本经济规律,制定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又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制度,才能实现绿色发展,同时提高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从根本上消灭贫穷,遏制腐败。
作者单位:安乡县发展和改革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