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康静思:持之以恒打赢脱贫攻坚战

[ 作者:康静思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05 录入:王惠敏 ]

2016是我国扶贫的首战之年,一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首次超1000亿元,脱贫人口超过1000万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脱贫工作已经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困难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尖锐。当前,有的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有的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对扶贫工作简单应付,数字脱贫、材料脱贫现象还时有发生;少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还比较严重,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人民群众对扶贫期待越来越高,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越来越强;扶贫资源条块分割,难以形成脱贫合力;脱贫基础不牢,“造血”功能不强,已经脱贫群众还有返贫可能,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显示脱贫任务还异常艰巨,我们必须咬定目标,开拓创新,持之以恒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压实脱贫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脱贫攻坚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保持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松、强度不减。各级党委书记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亲自管、亲自抓,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好精准扶贫路线图,明确时间表,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精准脱贫方案,明确相关措施和路径,各帮扶责任单位切实履行职责,提供人力、物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脱贫攻坚纳入基层党组织述职评议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对脱贫不力、不作为干部要及时调整处理,对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好、成效显著的干部要提拔重用。要激发内生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身对脱贫的渴望与行动,才是内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的讲话中,多次提到“靠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扶贫根本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强劲的内生动力”。老乡们的小康生活不是“等靠要”来的,而是全体人民尤其是老乡们自己心热手动干出来的。因此,必须要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要汇聚帮扶力量。当前,精准扶贫的主体日益多元,精准扶贫既不是政府唱“独角戏”,也不是各类主体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相反,只有各类主体彼此合作才能实现扶贫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党委政府要充分挖掘帮扶力量,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国际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加强统筹调度,形成不同主体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创新扶贫机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解决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探索和完善精准脱贫的识别和动态调整机制,扶贫和脱贫考核、激励机制,财政资金整合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金融扶贫、社会扶贫机制,贫困农户参与机制等等,不断完善和调整扶贫战略、治理结构和资金管理,提高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绿色脱贫。

作者系中共郴州市委党校讲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民主治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