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莫开伟:如何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盲区

[ 作者:莫开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08 录入:王惠敏 ]

银监会公布,到2011年底,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已从2009年10月工作启动时的2945个减少到1696个;实现乡镇机构和服务双覆盖的省份(含计划单列市)从工作启动时的9个增加到24个。从以上数据看,银行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在推动这项普惠式金融服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村金融服务“空心化”局面正在发生改变。但仍有1696个金融机构和服务空白乡镇,要完成这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笔者认为,消除农村金融空白乡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银行部门单枪匹马难以如期完成任务;而要加快消除农村金融空白乡镇步伐,应达成“五种共识”、疏通“五条管道”、形成“五种推力”,方能如期达到目标:

一是各级政府与银行部门达成“形势共识”,疏通“政策管道”,形成制度推力。造成农村金融空白乡镇既有金融业市场化、企业化经营因素,也有金融改革制度安排缺位的因素。因此,各级政府与银行机构应达成一种形势共识:只有消除农村金融空白乡镇,才能消除社会贫富悬殊,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和银行机构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疏通“政策管道”,即面对金融空白乡镇地区经济不发达、金融总量小的现状,实行财政激励政策,对在空白乡镇设立金融机构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对空白乡镇金融机构经营税费实行减免优惠,对金融空白乡镇银行机构代办各种惠农政策性业务进行适当经营代办费补贴,对涉及“三农”信贷项目由财政进行适当贴息等等,以减轻承担金融空白乡镇恢复任务银行机构负担,如前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分别承担955个和449个,贡献度分别为76%和63%,下一步面临的压力会更大。而要提高银行机构恢复金融空白乡镇的积极性,并确保设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永久消除金融空白乡镇,必须要有这样强大的政策推力才能最终奏效。

二是银行监管当局与银行机构达成“行动共识”,疏通“绿色管道”,形成金融推力。银行监管当局与银行机构在消除金融空白乡镇问题上,加强协作与沟通,做到“多和风细雨,少行政压制;多政策沟通,少监管制裁;多启方式提醒,少家长式训诫。”;做到相互传递好政策信号,形成行动共识:即使双方都能深刻领会消除金融空白乡镇的重要政治意义,清除行动上的障碍,增强银行机构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消除工作中耍花架子和消极应付行为;同时各银行机构上下之间、各部门之间协调行动,集中力量,凡涉及消除金融空白乡镇工作,特事特办,在机构筹建、审批等方面简化手续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由此,使全国银行机构步调一致,形成一盘棋,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形成强大金融推力,使恢复工作用硬招出实效,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金融改革的发展成果,赢得全社会对银行机构的广泛赞誉。

三是银行机构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达成“发展共识”,疏通“利益管道”,形成部门推力。银行监管部门、银行机构增强消除金融空白乡镇工作的主动性,积极向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县乡党委政府汇报,多交心通气,化解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使银政双方达成发展共识,真正理解经济活金融才能活、经济与金融的“鱼水关系”,明白地方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和行动的“互利性”,懂得消除金融空白乡镇是银政双方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调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消除金融空白乡镇工作重视,使国土、公安、消防、通讯等部门全力支持和配合银行部门工作,使银政结成“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行动上的高度融洽、做到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有效缓解银行工作的各种阻力,形成强大的部门推力。

四是银行机构与农村居民达成“互信共识”,疏通“惠农管道”,形成民众推力。加快农村金融空白乡镇机构恢复,使国家惠农政策的最好体现,它比任何一种惠农措施更具现实意义;而要推动这项工作离不开广大农民的信任和支持。为此,银行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做实做好宣传,提高金融空白乡镇农村居民金融意识,争取农民兄弟对银行部门设立机构在用地、存款、贷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融洽与当地村民的感情,提高村民诚信观念;使机构恢复成立后,农民到本地存款增强资金势力,到本地贷款发展农村企业和生产,扩大有效信贷需求,提高金融空白乡镇自我造血机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金融部门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供热情周到服务;扩大信贷投放,除努力满足农民小额农业信贷需求外,在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产业化方面做文章,真正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面貌的改观,获得农民信任和认可,形成强大的民众推力。

五是金融改革与农村改革达成“同步共识”,疏通“发展管道”,形成改革推力。对目前尚不具备设立标准化网点条件的少数乡镇,除在不断优化多种形式的简易便民服务上努力外;对已经实现机构网点和服务覆盖的乡镇,继续在服务深度、广度、密度上做文章、下功夫,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充分性与多样性之外;在解决农村金融空白乡镇问题上,应跳出现有思维定势,在改革中寻找出路:一方面对经济总量小、银行实在不能设立机构的乡镇,可通过设立农村资金互助性、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规范鼓励民间借贷组织经营等方式,激活农村金融服务;一方面为配合金融改革,加快农村地区行政组织改革,在继续撤乡并镇基础上,允许并鼓励农民自然村组集中合并,重新形成农村居民生活区域和经济区域,为构筑农村金融和经济重心创造条件。两项改革同步推进,配合实施,相得益彰,消除金融机构单一推进无法解决问题的缺陷,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空白乡镇问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开伟看财经 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