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落实监督执纪问责 助力脱贫扎实推进

[ 作者:蒋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21 录入:吴玲香 ]

走出办公室,深入扶贫一线;跳过汇报,直奔问题,这是四川省纪委落实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一个缩影。会议召开后,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即行动,通过强化重点督办、分片督导、巡察督查、专项整治等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实现精准监督。(8月3日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深入贫困一线,了解实际情况,以扶贫政策为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思路,让贫困人口摆脱脱贫,实现共同富裕。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都在想法设法为群众寻找脱贫致富持续发展路,当地政府对落后贫困地区给予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搞套取截留、脱贫政策不落地等情况,却让好的政策失去了价值。政策的制定固然是好的,落到实处才是关键,缺乏精确到点之策只能是“美丽的口号”。政策的落实不能流于形式,关键要落实监督、执纪、问责三管齐下,这才摆脱贫困的前提。

筑牢监督基石。走村入户、实地监督,是检验脱贫攻坚顺利推进的试金石。《周礼·地官·乡师》“大丧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 汉郑玄注:“治谓监督其事。”贾公彦疏:“谓监当督察其事。”履行监督职责,是检验党员干部的宣传执行力度,群众享受实惠的程度大小,以及发现干部作风以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等,发现问题不是目的,重在督促党员干部找准定位、认清形势,彻底铲除扶贫道路上阻碍才是最终目的。

强化执纪严明。执纪严明就是要态度坚决,严格按制度、程序进行,不偏袒,放下情面。严厉的执纪态度,是确保扶贫政策、资金、项目、措施到位情况的有效途径,而在实际中,坚决杜绝海夸口号,弄虚作假,压缩脱贫时限,俨然无法达到扎实、稳步推进扶贫工作的意图,执纪有章可循,脱贫实事求才,让扶贫工作不反弹、不回潮。

严肃问责查处。发现腐败问题,要严厉问责查处,特别是截留、侵占扶贫领域的资金,更要从严查处,已达到警示震慑的效果,同时对党员干部习惯性的当“甩手掌柜”,对问题线索一转了之、不管不问、把关不严等问题,要通报批评,及时约谈、整改,把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到最基层,各尽其责,将责任落到实处,上下联动,助力脱贫扎实推进。

(作者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口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