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治理“微腐败”离不开纪检干部一线调研

[ 作者:涛红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16 录入:吴玲香 ]

泸州市纪委领导要求,“巡访一律不通知基层,一律不要基层干部陪同,一律背靠背地进行,不能让群众有顾虑。发现问题要快查快处,一查到底;区域性、系统性问题要一案双查,整改问责。”(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10-16)

泸州市聚焦“微腐败”最有可能存在的重点领域、环节、资金、人、事,推行纪检干部深入一线背靠背直接终端访问, 从而快速、精准地发现和查处了基层“微腐败”的问题,受到群众的欢迎,这个办法值得推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打虎”“拍蝇”并举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中,基层“微腐败”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但为何一些重点领域、环节“微腐败”问题还出现易发多发呢,主要是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缺乏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怕吃苦、怕麻烦,座在办公室当指挥员的多,深入一线背靠背直接终端访问少,故层层座在办公室要问题线索,向乡镇下任务,定指标,致使基层纪检干部在“不善于动真”碰硬,对上级的通知、指示放在一边,故整治“微腐败”问题与上级的要求、群众期盼上还在一定的差距。

因而治理“微腐败”要在“以上率下”中,推行纪检干部深入一线背靠背直接终端访问的工作机制,不打招呼、不要基层干部陪同,直接深入受益群众中间发现问题线索。这样的调查研究不仅消除了群众的顾虑,能及时发现基层“微腐败”的问题线索;同时为基层党组织和纪检干部做好出了表率,让其在基层一线逗硬落实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各项制度,主动地发现问题线索,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落实治理“微腐败”的措施,才能根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基层“微腐败”问题侵蚀着群众的利益,影响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原汁原味在的落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因而广大纪检干部,要结合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不断创新治理“微腐败”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压实基层管党治党的责任。 同时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深入一线受益群众中背靠背地调查研究,让基层组织和纪检干部失去推诿的理由,自觉地担起管党治党的责任,使基层各种“微腐败”行为无处遁形,让党的政策的阳光温暖千家万户。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