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经常会问起农村厕所改造问题,详细询问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在视察村容村貌时也会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强调“小厕所、大民生”。(人民网 11月29日)
厕所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卫生状况直接关乎公众健康及环境状况。中国城乡大地掀起的 “厕所革命”浪潮带来了提升如厕舒适度、减少卫生隐患及增添民众的幸福感受值等诸多益处。方寸之间显示着国家关怀民生的温度,补齐了影响百姓生活品质的短板。而新时代这场 “小角落里的大革命”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全域化发展理念推动“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由于东西发展差异,“厕所革命”的力度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东中西部协调推进。同一区域发动“厕所革命”应突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深度与广度,坚持景区内外与城乡一体化“厕所革命”双管齐下。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共新改建旅游厕所6.8万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2年的71.7%提高到2016年的80.4%。大力新建与改建厕所及在贫困村建立旅游厕所,坚持厕所革命与乡村旅游扶贫并重。从改建旅游厕所到推进农村改厕,从布局城市公厕到增加“第三卫生间”的数量,从全国性会议部署加快改水改厕步伐……以期最终形成厕所全域布局的格局。
应用新兴科技与创新管理手段为“厕所革命”注入动力。在自然条件恶劣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建立厕所需采用新兴科技手段方能突破难题,建造厕所材质上倾向生态木、彩钢等绿色环保材料,清洁厕所倾向循环水冲、真空水冲、微水冲等方式。同时增加厕所的延伸服务功能,在厕所周围增设便利店、取款机、报亭等便民设施。实现厕所的智能化化管理,如厕所数字地图。推进“第三卫生间”的建设、推广厕所社会化管理模式、加快厕所标准化建设……都是新时期为“厕所革命”创新服务管理手段的具体举措。例如提升女性厕所的比例,在重大节庆日期间提倡设置移动厕所及女性专用厕所,彰显着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文关怀。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迎接这场“厕所革命”的关键期。未来“厕所革命”唯有以全域化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在应用新兴科技和创新管理手段上下功夫,我们方能以集小胜成大胜的气概,推进百姓美好生活的到来。
(作者单位:大弯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