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以山水之谊 守护乡恋与乡愁

[ 作者:记忆格式化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18 录入:吴玲香 ]

乡愁的美,植根于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诗意的语言强调加强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唤醒了每个人心底的记忆。我们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守护“乡愁”,在理想的生态境界才留得住乡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我们要努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聚焦生态宜居,要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搞好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需要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让保护生态环境不吃亏,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更多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建设美丽乡村,还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起普遍的关注与赞同。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