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振兴需要加强文化服务

[ 作者:月下影独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20 录入:吴玲香 ]

曾经,网络上流行的“回乡记”,诉说着乡村的偏僻、凋零和落寞,但是也还有更多的人留恋故乡的青山绿水、互助友爱的淳朴民风与宁静天空下缓缓飘逸着的袅袅炊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他在今年“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也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作出战略部署。

这表明,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丰富,也需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乡村文化振兴,不能仅仅从物质层面来实施,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也不只是局限于办农家乐,建农耕博物馆,在举办油菜花节、牡丹花节、芍药花节等各种一年一度的节会时,吸引周边游客来看看各地大同小异的开幕式、喝喝茶,走马观花式的逛一下而后便沉寂了,无声无息。还需要将当地的特色产业、风俗文化、历史底蕴、经典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让游客高兴而来、尽兴而归,而不只是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内容。

随着乡亲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国事,乃至国际形势的发展,都产生了浓厚兴趣和密切的关注。还有一些人,对音乐欣赏、体育健身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不再满足于拿着手机在网上“全民K歌”中的自娱自乐,不只热衷于在乡村文化广场上跳自编自演的广场舞。这就需要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能经常走进乡村,加强文化服务。送文化下乡,传播和弘扬乡贤文化、发掘历史传统经典,不只是为老百姓表演一场文艺节目,放一场公益电影,办一场广场舞比赛,还可以定期辅导开展音乐、绘画、文学、体育类、科普等知识讲座,大力培养乡村文艺骨干,增加阅读交流、歌咏比赛、手工制作等适合广大群众参与的活动,将文化植根于乡村,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知识,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让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真正实现既有文化阵地,也有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永新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