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太不像话了,收了礼还不办事!”1月21日,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李楼村村民纪先生告诉记者,2013年,为了给家人办理低保,一家人凑钱给村干部送了500元礼金,但低保仍没有着落,纪先生的亲戚愤而将此事举报到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当年送的礼金近日被退回。当地干部称,会尽快解决纪先生家的低保。(据《大河报》)
作为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低保民生工程,国家非常重视,根据政策要求,只要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户,就有资格申请低保,经过审批就应该享受低保,村委会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但现实中却有一些村镇干部并未按国家规定办事。来自审计署的公告称,由于民政部门审查把关不严,内蒙古、广西等地都出现了财政供养人员吃低保的情况。至于基层干部违规给并不贫困的亲友办低保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显示,在安徽、福建等5省市受调查的低保家庭中,6成不是贫困家庭,有近8成的贫困户没有享受低保救助。漏保率和错保率都比较高。村民拿500元买低保让低保粘上了“贿赂”的污点,低保政策落实程度让人堪忧。
村干部“欺负”村民不懂低保政策。《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为低保政策落地生根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在一些农村,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村民对低保政策缺乏了解,甚至不知情,导致谁吃低保由村干部说了算,政策不透明,村民被蒙在鼓里,导致低保乱象不断发生。
解决拿钱买低保问题,除了用组织纪律手段加强监管,还需要加大对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村民了解低保政策,明白自己有没有条件,能不能吃上低保,让谁吃低保由村干部说了算变成依法依规由村民说了算。
任何一项国家政策,如果宣传不到位,执行都会出问题。低保政策不仅是国家政策,而且还是困难户的福音,低保进农村这么多年了,之所以还有村民拿钱买本该属于自己的低保资格,正是低保政策宣传还不到位。
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首先就得依规办事,这不仅是党员干部要这样做,群众也必须这样做!唯有养成严格依规办事的习惯,唯有村民摆正自己的位置,理直气壮的申请低保名额,拒绝“行贿”,才能根治“吃拿卡要”的低保乱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