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路:延伸山外铺满乡愁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7 录入:12 ]

故乡小路的印象,是我记忆长廊中的另一抹阳光,它承载着自己童年的生活,时时澎湃着对它的怀念。

小路弯弯曲曲,蜿蜒向前,绕山涉水无穷无尽,伸向远方。小路从小村通往外面世界,延伸到千里之外的天南地北,哪里有村落就伸向哪里,联络千百个村庄和县城,维系千万人情感与眷恋。

小路穿越山林,走在蔽日遮天的路上,能听到枝头上小鸟鸣叫,有的激昂高亢,如号角嘹亮,予行人壮胆送行;有的浅唱低吟,如山泉奔突,给远方客人抚慰温馨。

小路依傍小溪,行走在野花盛开的溪畔旁,可闻到花香,见小鱼戏水,夏天旅途的客人,还会踏碎清波,趟进小溪,在清凉的溪水里,逗留片刻,降温解暑,洗去灰尘。

故乡的小路,令人称奇惊叹,小路的中央,永远有一根我称之为不朽的“脊梁”的路带,一条用石板或石块铺砌的路面——人行道,平整坚实,下雨天不会水浆四溅,泥泞湿滑,让远行的客人脚下踏实,步履轻盈,这是我所知只有故乡的小路才有的唯一。在我少年时代,不管上小学还是初中,每当踏上这根“脊梁”,脚步匆匆,就会让我遐思万千,无限赞叹故乡先辈们的勤劳勇敢、艰苦卓杰的精神与智慧。

那个年代,筑路的石材,全靠肩挑背扛。在远离村舍、崇山峻岭中,要修建这样一条人行道,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印象深刻的是,有几次遇到路面被洪水冲垮,过几天就能看见有人在艰苦地修复。在那岁月,淳朴的乡亲们少一点功利,没有那切切财情,困难当前,把路及时修好,让行人平安上路,就是他们神圣的职责。这种高尚的品性,在我童年的心灵里,深深地烙下印记,无限敬仰。

也许有故乡小路的诗歌、散文,那大多是描写沿途的景色,路旁的“风花雪月”。而我却要高声地赞美、讴歌故乡小路的开垦者,先辈们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感谢他们托起我童年的梦想,沿着他们用汗水浇铸的那条小路走向未来,奔向人生旅程。

如今,绵延的小路或许被公路所代替、所切断,但记忆悠远的小路精神,却值得我永远缅怀;那种情结,永远在自己心中激荡。

(作者系上杭县稔田镇石牌村80岁高龄的乡贤,现居上海)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闽西日报2016年3月4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