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应不应该“饿”,这不是个问题

[ 作者:徐航航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8 录入:16 ]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再次曝出网络订餐APP“饿了么”默认黑作坊入驻,“大众点评”给钱就能刷出“好评”。不论餐饮业运作方式如何日新月异,某些行业内痼疾总是难以“治愈”。年年打假,仍旧年年有打不完的假,归根结底还是在如今复杂的商业环境里经营者的诚信与操守经不住考验,相关机构的监管效率不高、力度不足。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发达,各种订餐软件、跑腿公司横空出世,近两年食品微商更是应运而生。都市青年加班或宅在家里“不方便”出门用餐的时候,动动手指头刷刷软件就能吃到心仪的食物,“拇指族”“低头族”渐渐变成了“饭来伸手族”。但是,这类出售食品的APP是否存在不完善的生产许可、不规范的生产流程、不透明的操作后台,消费者不得而知。它们在便捷了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食品安全隐患。

便捷用餐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提升消费者的用餐质量才是相关部门亟需“医治”的“病根”。正如网友所说,一年365天,如果只有“3.15”这一天在打假,剩下的364天我们应不应该“饿”?与其让百姓连吃饭都有所顾虑,不如还食品消费环境一个透明。

作者单位:中共黔南州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