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yún]西县蒿坪河村上百人实名举报有人骗取、贪污、截留、挪用国家专项资金及各种补贴。根据这个线索,2016年12月14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赶到郧西县实地调查。(网易>2016-12-28 来源: 央视财经)
记者不该是查处“蚊蝇”的主角!从报道上看,央视财经栏目组记者,根据湖北郧西县三观洞林区蒿坪河村群众举报,实地开展走访调查,顺藤摸瓜查出有村干部私刻村民印章、10年冒领国家补贴300万等贪污案件。原本该当地县乡纪委管的事情,却被央视记者抢了一“功劳”,不尴尬?
10年间,村干部从一名信誓旦旦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新选村干部,一步一步堕为“村蝇”,再到10年后贪污群众300万元惠民补助资金的“村虎”,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嬗变。
其实,“村虎们”的手段并不高明,他们伪造群众私章,项目资金张冠李戴,其实资金最后都进入他们的账户,这些原本都是可以堵住的漏洞,从而导致国家惠农资金压根儿就鲜有发放到农民群众账户上,成为“村虎们”大快朵颐的“唐僧肉”。
如果,郧西县三观洞林区将上级的惠民项目政策、享受条件公布给群众,群众心里自然一目了然,村干部便难以造假;如果该区财政人员仔细比对领款人账户信息,资金也很难发错;如果审计人员深入群众做好项目审计,问题便会自动浮出水面。
“纸包不住火”,300万元不是个小数目,群众长期领不到钱,自然就会心生疑惑,信访举报就是对村组干部最好的质疑,更是对基层干部勤政务实的半信半疑。
虽然最后因为记者的深入调查,有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结果,但如果当地区政府再勤奋一些,加强惠民政策的宣传,加强资金发放审计,加强村组干部教育,加强项目资金公示,加强信访查核,村干部也不会堕为“村蝇”,更不会嬗变为“村虎”,也勿须等到10年后才给群众一个真相大白,由此可见,“懒政”养虎为患,当地基层政府应承担失职之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工作,得,实施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农民群众发放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等补贴,帮助农民持续增收,时时处处为农民群众着想,但有的地方基层仍然存在“懒政”“惰政”,让政策的执行力必然大打折扣,让政府的公信力打了折扣。因此,各地须以此案为鉴,一改庸懒散浮拖的“懒政”,勤政务实强化惠民资金管理,让惠民的“毛毛雨”洒在群众身上,方可避免“村蝇”乱飞、“村虎”伤农案件发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