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产业扶贫拔穷根

[ 作者:李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17 录入:19 ]

“产业扶贫要因户因人施策,把精准理念落细落小落实,绝不能简单地以增加多少产值、带来多少税收作为产业发展的衡量标准,而是要让产业发展效益真正落到贫困户身上,让他们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日前在贵州黔西南召开的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新华网)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其发展内容为:在县域范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村镇范围,增加公共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环境;在贫困户层面,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是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如何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结对帮扶教育引导。在县级扶贫集团、驻村工作队及结对帮扶干部入户调查、共同制订脱贫方案时,特别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就业,在政府、社会力量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

二是强化宣传舆论引导。统一编写的扶贫宣传标语中,在编印的扶贫政策宣传小册子里,都有“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有关内容,引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干事创业、主动脱贫致富意识。

三是注重亲情道德引导。有针对性地给贫困家庭的外出务工群众写一封公开信。教育他们在外出务工的同时,不要遗忘家里的留守老人,要安排好老人在家的生活,常回家看看,给予关爱,发扬忠县忠孝忠义精神,依法履行赡养父母义务,双向互动扶贫脱贫。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