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许多热点问题都被代表提出提上议程。其中有这么一个问题连续数年都被与会代表提出,但迄今为止也因为难度太大而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村霸问题。更明确地讲,就是村官在村内成了凌驾于法律与民意之上、为所欲为的土皇帝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在的中国依然是非常普遍的。
虽然现阶段中国村官普遍沦为村霸的成因有很多,包括选举、监管等多个大的方面,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失去监督的非理性民主带来的恶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村官并非公务员队伍,村委会也并非政府机关,村官从诞生到实际运作都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是村民自治的产物,这就给了村官变成村霸最好的土壤。并且村霸问题并不单纯只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是包含了村民、村庄、法律与社会等等诸多问题,环环相扣,导致了现在这一顽疾的形成。
首先从村官的诞生来开始,就已经埋下腐败的根源了。现阶段村干部选举采取的是村民全民投票的选举机制,纯粹按人头记票,并不会因为某个村民有不良记录或者文化低下而失去投票权。这本来是平等的表现,但结合一般村民投票选择的方式来看,这就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一般村民的政治素养都是很低的,特别是许多边远地区的村民受教育程度也很低,几乎没有文化,他们在投票选举村主任时,更多的在乎人情和感性的方面,而不是该候选人的政治能力等方面。这样就使得当地大家族的在选举中可以取得巨大的优势,很容易由某个家族彻底控制整个农村;即使当地没有家族,候选人也喜欢用贿选等方式来拉拢村民,达到当选的目的,村民们也乐于选择给的好处多的人当村官。虽然上级政府会派员监督村民选举,但终究防不胜防,人数少无实权的特点也导致了监督员不可能真正撼动村内豪强势力对村官选举的控制。这样选出的村官,要么就是为自己家族服务,妖魔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因此此种人情利益关系下选出的村官,先天就是有问题的。
然后就是村官的权利很大而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村主任这个职位变成了追名逐利的工具。村官不是公务员,农村里也没有相应的政府部门;村委会也不是政府下属单位,而是村民自治组织,几乎全权管理村内一切事物,这就给村霸彻底控制农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虽然村主任是选举的,但其它村干部都是村主任自己选的,所以只要村主任自己有问题,拿任人唯亲是必然的,他所任命的人也是必然有问题的,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村的行政都处于一个利益集团的操控之下,成为一个“山高皇帝远”的无法之地。再加上现阶段我国的许多政策规定中涉及利益的部分都是由村委会拍板而不是和单独的村民直接交涉的,这就导致不法村官很容易利用职权获取巨大的不正当利益,又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最终成为村霸控制整个农村。而村民们因为利益被牵制,很难真正反抗村霸,甚至选择同流合污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这种环境下,村官是否愿意为民服务完全看他自己的良心,但够良心、政治素养高的候选人又很难打动只看眼前利益的村民,难以当选村官,反倒是以获利为目的、喜欢用贿选等手段的人更容易当上村官,于是形成了死循环:村民喜欢眼前利益,于是不法之人利用小利当上村官,剥削百姓,致使整个农村更加衰落,又促使人们更加短视……许多边远地区或者少数民族的村落简直跟旧社会一样就是出于此种原因。
这就是无监督非理性民主的最大弊端所在:民主的弱点本来就是人们要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代价,但是参与人员都有高素质就能达公正和效率兼顾的良好效果,因此国家层面的民主选举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村委会选举这一事件上问题就大了:一般村民的政治素质都不高甚至很低,现阶段监管又不到位,就会导致民主的弱点被无限放大,优点完全发挥不出来,最终造成选举成为无监督非理性民主的牺牲品。虽然现在有大学生村官制度,但大学生村官不是真正的村官,本质上是政府派遣留村办事员,也没有实权,是无法从源头上改善村霸问题的。
要真正解决村霸问题,就只有解决村委会选举无监督非理性民主特点这一条路可走,其它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虽然彻底解决之道是提高全民政治素养,让贿选和家族式选举失去生存空间;可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远解决之道是把村委会政府化或者农村全面城镇化,但这也不是一个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现阶段我们也不能随便取消村委会选举制度。所以当下要缓解村霸泛滥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监管,让选举更加公平公正,让村官不能为所欲为。为此我们必须赋予驻村监管人员更大的权力,配备更多的人员,才能做好这一工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