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是全中国的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全国人民要上下一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带领贫困户致富奔康。笔者认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找准各自角色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贫困户定位:贫困户是主体,“要脱贫”才是真动力。脱贫攻坚战已经持续了两年,在过去的两年中,扶贫帮扶工作陷入过误区,所以出现了,贫困户要补助的现象,有的贫困户甚至有干部送钱送物才是真扶贫的观念。这个误区的出现让广大干部开始反思,提出了“扶贫先扶志”的说法,这个观念非常正确,我们就是要让老百姓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自己。贫困户自己“要脱贫”,有了目标和动力,加之干部的帮扶,脱贫指日可待。
帮扶干部定位:帮扶干部是“诸葛亮”,出谋划策是本分。现在实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笔者认为重点在“帮”字上,干部们不仅要多于贫困户交流,还要思考怎么帮、从哪儿帮。适合搞养殖的就鼓励养殖,跑好销路,让贫困户的劳动变成钱;适合搞集体经济的,就成立合作社,形成有序的管理模式,让贫困户有事可做,发现自我价值;针对无劳动能力的,该低保救助就低保救助,要让贫困户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帮扶单位定位:帮扶单位是后勤保障,要让帮扶干部无后顾之忧。在脱贫攻坚特殊时期,领导干部们要有“不脱贫不罢休”的决心。帮扶单位要舍得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到脱贫攻坚战中去,对帮扶干部,特别是下派的“第一书记”要全力支持,做好后勤保障。
如果说帮扶单位、帮扶干部是士兵,那“5+1”帮扶力量就是将军,将军必须统筹规划,协调力量,这样才能带领贫困大军冲破贫困障碍,实现全面小康。
(作者地址:四川省万源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