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对拉票贿选要坚持零容忍

[ 作者:伍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08 录入:19 ]

今年3月,浙江省平阳县万全镇周垟村发生了一件怪事:在该村党支部换届推选投票中,此前被评为全省“千名好支书”的现任村支书缪小祥得票数竟然只排到第四。(5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组织和群众眼里的“好支书”缘何得票数少得出乎意料?这的确是件怪事。但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之下,再如何怪的事也得原形毕露。从去年到今年,各级各地相继进入换届选举的重要而敏感的时期,极少数地方极少数干部“总开关”没把好,念起了歪经,为了拉票,赠送超市购物卡、代金券、煤气票甚至红包贿选的;为了上位,组织亲朋好友,收买人心,拉票不成便大闹选举现场;为了挤掉竞争对手,一方面千方百计经营好“与权力的关系”,另一方组织同伙恶意诽谤、攻击对手,大搞“暗箱操作”。

换届选举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严肃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选举期间风清气正,不只有关系着换届选举法规是否得到维护,人民群众的选举权、被选举权是否得到保障,选举的公开、公正、公平是否得到体现,更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权威形象,关系着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虽然不管心怀叵测者如何破坏换届选举秩序,即使侥幸当选,也必然是“纸包不住火”,迟早是要露出马脚、受到法纪严厉制裁的。

监督缺位无疑是滋生选举腐败的根本诱因之一。一些党员党性不强,脱离组织监管,为了蝇头小利、人情关系而罔顾公正和选举纪律;个别领导干部,长期独揽大权、独断专行,喜欢搞“一言堂”,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在权色利益诱惑下,放弃为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暗地收受贿赂,暗示人事部门负责人“想方设法”上行贿者当选。明面上,这缘于个别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根子上还是缘于权力失去相应的监督。从选举之初,选举纪律的宣传,对干部群众的法规培训,再到对候选人、当选人的政治审查、纪律审查、公示,其间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处于纪检和群众的严密监督之下,就会给“暗箱操作”的机会。实际上,只要监督阳光普照无遗,又岂容破坏选举纪律的行为发生?

对拉票贿选要坚持“零容忍”。拉票贿选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且后续的负面效应在短期内难以根除,必须要坚决防止。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了几起影响很大的拉票贿选案,给全面从严治党敲响了警钟。严肃换届纪律,确保选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就必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干部选任关,将合法、公开、公正、规范、民主等原则贯穿于选举全过程各环节;要对任何破坏选举秩序、纪律的行为“零容忍”,要采取经绝对高压的态势,予以从严执纪问责,实行“一票否决”、“连座制”、“责任倒查”、“终身追责”等制度,以“带电高压线”管住权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不能”、“不愿”的氛围。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