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程利明:乡建需要理念传播者

[ 作者:程利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0 录入:王惠敏 ]

年后,就一直泡在农村,吃住在村子里,有同事问我

“为啥那么长时间呆在村里?”

“近距离才感知到村民在想什么?”我答道。

“你怎么知道他们的思想呢?”同事继续问。

“通过问话,随意交谈,看他们的回答反馈不同,就明白当地人观念。”我答。

比如,那天村长酒后和我直说“你的有些话,我就听不懂,我喜欢直来直去,以后明着讲!”

我心里想:“村长误会我,以为我兜着圈子和他说话,其实是我一直想怎么把新思想、新理念、新名词能够通熟易懂的告诉他们,看来还是得下功夫!!”

我们做乡建,要接地气,首先要从简单易懂传播理念,说农民听得懂话开始!

这三年在乡村比较多,真觉得还是乡下有文明,乡土文明还在,老祖宗的东西还能看到些影子!所以做乡建更有价值之所在......

乡土文明,叫乡村文明也好,总归是属于人类文明一种。

人类文明的内涵由理念文明、制度文明、器物文明,三者组成。其中,理念文明是核心文明,它对制度文明和器物文明负有指导和引领作用。

换言之,社会文明由三个层面的同心圆构成:处于最外层的是器物文明,处于中间层的是制度文明,处于最内核的是理念文明,也即价值体系的文明。因此,理念文明最为重要。

无论社会文明,还是社会形态,生命力最顽强的是其内核文明,也就是理念文明。改变器物相对容易,改变制度相对较难,改变思想观念则最难。所谓破城易,破心中贼难。因此,改革开放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解放思想。

思想解放了,理念文明了,物质文明就会随之兴起!

所以,很清楚我们去乡建过程中,和老百姓甚至于官员打交道时,很关键的是传播“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怎样让他们接受并自觉自动,用新思维方式去思考、行为时,就成功了一大半,同频才能共事,毕竟很多乡建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官员和老百姓去配合、去发动......

思路决定出路!

解决方案,也就有了,我们将用互联网思维,去找到对乡建感兴趣的粉丝,找到核心用户,培训“微信互联网运作模式”,在他们的需求调研和互动中,我们筹备“让农民听得懂的乡建新理念录音,免费下乡,巡回讲座”,也制作适合乡镇以上领导能接受的乡建新理念、新思想的课程,用互联网直播方式结合固定时间在大的中心城市开设论坛来传播,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反正,我坚信:当年新加坡团队来到苏州,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场景和面临挑战,某种程度是一样的!之所以成功的经验不是照搬,而是创新借用是对的!

我提出一个理念:过去三十年我们搞“城建”,走了很多弯路,吃了不少亏;现在当下搞“乡建”不要再犯同样错误,需要规划先行、经济环保至少、人性化、更人文,不要急功近利,要用商业模式去推动乡建,要终生硬件建设,更要关注软件建设,就是内容,让来村里的人能更多的文化体验、健康体验、身心灵体验!

就是中央一号文件说的农村要“供给侧改革”,要做出有让中产阶级升级消费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程利明简介:

中国投资协会大数据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继隆资产董事长兼总裁。目前从事项目咨询管理与企业顶层设计,商业模式优化服务,天使投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