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马文峰:2017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 作者:马文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23 录入:王惠敏 ]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总体形势的同我们的总体经济形势紧密相连,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我国GDP总值虽然再创历史新高为82.7万亿,名义增速为11.15%,不变价增速6.9%,较上年有所回升,增速谷底反弹。通过详细数据分析发现我们的2017年的总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年末变现更为明显,对一季度的会有一定的惯性冲击。国家在推出海南全境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后,加速在中原地区加速推进周口阜阳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建设更是具有更为紧迫,更为深远的意义。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全国宏观总体形势

1)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 全年的社会总需求101.06万亿,扣款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5.00%,为2009年跟踪以来的最低增长速度,其中国内总序为97.79万亿,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5.84%;其中12月国内总需求名义增速1.84%,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0.24%,为2009年进行月度跟踪以来的最低增速。分项来看,12月的国内消费增速将为9.4%,为历史新低;投资方面12月投资增速为-2.29%为2008年跟踪以来首次出现投资负增长。投资到位资全年为投资总额99.70%,为2006年以来首次投资资金到位资金低于投资,12月份到位走进仅为当月投资 1.04倍,也为相对较大水平。年末较低的消费增长和较低投资资金到位率必然影响2018年1季度竞争增长。

2)财政收入年末放缓,财政赤字快速增长,债务负担,企业经营年末下降严重。国加财政赤字达到3.08万亿元,再次历史新高,较2012年增长3.6倍,2013-2017年政府财政赤字累计达到10.45万亿,年末债务余额28.15万亿,较上年增长24.72%,为年度GDP34.55%;,2017年债务付息达到6185亿元,为政府财政收入的3.58%;支出的3.04%。较高的财政赤字积累现在了后期的政府支持经济增长的能力,并带来的较为严重的债务负担。

企业收入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同口径增长11.1%,按照历史数据为全年增长1.10%;利润同口径增长21.%,按照历史数据增长9.28%;其中4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90%,利润同比下降13.4%;12月份月销售收入下降30.31%,利润下降23.99%。四季度的工业经济影响的下滑会对1季度经济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与农业形势

1)农村收入情况

综合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17年全国居民总收入为37.35万亿,较上年增长10.03%,居民总收入占到全部GDP45.16%,占比较上年下降0.4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收入总额7.75万亿,较上年增长6.23%;农村居民占到居民总收入的20.74%。农村居民收方面,外出务工总收入为7.29万亿,较上年增8.70%,占到农村居民总收入的94.12%,非外出务工收入4552亿元,较上年下降22.11%;农民农村地区经营收入占到农业增加值6.95%,农业产业销售利润率仅为3.97%,明显低于工业6.46%销售利润率,农村非外出务工人员年度人均收入2530元/吨,非外出务工人收入处于政府规定的贫困线以下。从人均平均收入收水平来看,我国1.15亿非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出与贫困状态。

2)造成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人收入下降直接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其中2016/17年粮食作物价格下降带来总收入下降10.7%,粮食作物的种植亏损1201亿元,实现农民完全就业人数仅为4741万人,较上年下降28.8%;同时农民利润的下降影响社会总需求8479亿元,影响国家财政收入1424亿元;截止2017年12月末的粮食价格和产量测算,2017/18年的的带来农民的种粮亏损扩大大1812亿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下降612亿元,应社会总需求3385亿元。

2017年农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90.5,较上年下降8.59%;菜篮子价格指数为189.6%,较上年下降10.2%;但是考虑总体种产量增长幅度不大,农民的总收入下降基本同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下滑幅度接近。总数的下降在7%左右。扣除成本提升农业产业的生产增的净收入的大幅下下降基本属实。

受种养业收益下降的影响,农村地区的投入明显下降,2017年农村总投入仅为9554亿元,较上年下降4.12%,农村地区的投资总额连续三年下降,平均投资降幅为3.87%,较2014年农村总投入下降11.18%。农村投入的大幅下降必然影响的农民经营总收入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的下降。

3)对外贸易逆差压制农村经营性收入。2017年全国农产品贸易总额13567亿元,较上年增长11.08%,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1.83%。其中,农产品贸易逆差为33596亿元,较上年增长34.1%,农产品贸易逆差大幅增长影响的农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逆差占到农业产值的2.93%,农业增加值的5.13%,占到农业产业劳动者总收入的73.7%,较上年提高30.9个百分点。贸易逆差持续快速增长显示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在持续大幅下滑。

 4)农业农民收入较低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地区人均资产占有量的严重不足。农业部初步统计,目前,我国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达66.9亿亩,经营性资产约3万亿元。农村劳动力为3.52亿人,人均经营性资产不不到1万元,扣除外出务工人员1.72亿人,农村地区劳动人口1.80亿人,人均经营性资产的1.7万元。作为对比,全国国有企业总资产为151.7万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112.3万亿;农村经营性资源仅为全国有资产的总额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国经营性总资203.3万亿,1.80亿农村农村经营劳动者仅占社会总资产的1.47%。城镇地区经营劳动者人均经营资产占有量为34.08万元,其中,国有工业企业的人均资产占有量为277万元。城乡劳动者人均经营资产巨大差距决定人均城乡居民人均人均经营收入的巨大差距。

5)当前的社会保证制度再进一步固化城乡差距。

2017年全国农民养老金的缴纳总额为3288亿元,占到农村地区自主经营收入72.2%,考虑农民医保的缴纳,农村地区的国家收缴比重可能超过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总额;政府向农民发放的养老金总额2398.7亿元,农村地区养老金的收缴和发放比重为1.37倍;农地区领取老金的人员人均缴纳645元/年,老年农民人均领取养老金1571元/年。城镇城地区养老金缴纳总额为4.28万亿,退休职工领取3.79万亿,人均领取比重为37538元/年,城乡养老金的人均差距为23.9倍;考虑政府财政支付的养老金部分,预计总额为4.40万亿,城镇地区人均养老金的收缴和发放比重为0.86倍,城镇地区的人均养老金的总额为43504元,城乡人均养老金的差距为27.7倍。

农村地区居民社保医保的缴纳已经严重影响本地经营农民消费能力影响,农村地区的总需求的增长。老年领取的巨大差距,完全二次分配制度上固化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这是当前农地无法有效流转,农业生产力水平无法实现较快增速的核心问题。农村地区老年人及年轻非外出务工人极低的后入水平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导致我们我国经济增长的放缓。

三、问题解决建议措施

农村人均资产经营性资本占有量严重偏低和严重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是导致农村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解决城乡居民人均资产占有量的差距决定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如果尽快解决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均资产占有量的巨大差距,我们经济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竟会陷入困境,为此我们解决问题在于给予农民的平等的公民权利,允许农村居民地区居民到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多的地区从事就业实现落户,享有当地居民平等的就业,子女就业、社会保障权利,通过人口与资本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人均经营资产占有量的基本均衡这是解决城乡差距关键措施。我们必须尽快消除居民户口差异带来的就业,购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差别待遇,从而推动不同地区的劳动力的有效流入,解决城镇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的关键,这是解决城乡差距的关键。

1)国家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道路、电力、网络设施、水利设施、农村城镇物流设施,便利农产品的进入沿海和大中城市市场,沿海和城市的非农产品有效配送到农地区,实现有效产出和消费对接。放开放活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对于农地区的中小企业只要没有环境污染,我们都应支持的这些企业的发展,对于经营规范,产品交易结算实现有效的电子结算和物联网全程追溯的企业,企业经营者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我们可以给予必要的原材料购买的部分信用贷款,贷款额度同企业产品交易额度和频率进行发放。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交通物流与运输补贴,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品有效进入市场,让农产品转变为商品,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城镇地区农产品消费支出,提升社会总体销售能力。

2)农业产业投资的重点在于加速构建专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通过专业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生产者,这是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关键和核心,大规模土地流转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错误政策,可能危机农业产业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取决于单位面积盈利水平和农村地区收入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家庭为核心的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完善的农业产业社会服务体系,劳动者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社会机制,从而形成适度集散管理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农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

3)农业服务业为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推动推动农业生产核心环节。农业服务业具有较强专业性和技术性产业。进入风险小于直接进入种养风险,但是缺少必要技术支持,进入风险远远高于一般行业进入风险。农业服务应该由当前单独产前、产中服务,拓展到产后服务,做好产品的收购、加工、流通服务实现从事生产到消费的全程有效服务;对应的信贷、担保、保险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直接农业升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服务实现各种环节的高度专业化生产和经营,从而大幅度提升农业产的总体效率。同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系统纵向连接农资、农业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横向形成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系统,形成全球全国横向一体化,产业纵向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和产业一体化实现产业服务体系信息资源有效衔接,确保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4)农业服务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高度专业化服务,农业服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国一体化高度专业化服务提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生产服务、大幅度提升生产的收入水平;流通服务实现有效的产需对接,满足不成层次社会需求,使得行业企业获得更加有效收入提升,进一步带动农业投入总量提升,从而实现企业、农户经营者收入得到有效提升;消费者需求的得到有效满足,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和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减少的农业产业的财政支持,增加税收总量。

5)通过有效的制度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从第一产业及农林牧渔的投资占比构成情况中,国家总体资源的配置投向农业增多,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总体健康发展。加快改革,给民营企业平等权利,给公民更多自由权利,从而释放民营企业投资创新积极性才是实现经济恢复较快增长的关键。要改变当前经济困境,我们不应局限于一城一地,但是必须先从重点难点地区进行试验各项政策,减少政策调整对经济与社会冲击,但是总体要求必须全面充分释放民众积极性、主动性,本人建议在河南周口、安徽阜阳、亳州构建中国中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解决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加速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当前因为户籍制度、家庭背景差异导致社会不公平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加强制度改革消除资源的权利分配的局面,让政府和官员权利主要用于服务民众,而非与民争利;权利职能行使必须在制度约束框架之内进行,这是解决当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改革的重要方面。

6)完善信息公开与发布,加强行业研究确保国家农业产业的安全运行。国家统计部门要更加充分有效发布国家经济与社会信息,当前我们的信息发布不完备,而且信息不断虚化,过去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业主产区农产品价格,城镇食品价格,农村与城市统计小麦、玉米、稻谷人均消费量均停止公布,分省人均主要食品季度消费量都不予提供,1-2月统计局没有分行业投资具体数据和民间投资数据。海关数据方面我们应对社会全面开放,而不是海关将其作为商品进行高价出售。海关应该及时发布全部进口数据不仅是总量,而且是应该公布到企业,既包括出口商、产品来源途径、也要包括进口、国内流向,都应向社会公开,便于我们对进口农产品的对国内农业产业的影响的追踪和研究,确保国家产业安全。其次,完善整合或者构建涉农研究机构,加强农业、农民问题的研究,掌握农村、农业真实现状、国际市场对中国农业产业的影响力,为我们企业、政府、农业生产者、消费者提供应真实现象服务,便利社会的各项决策。

7)周口、阜阳中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需要加速推进

当前我国经济和发展面临诸多的困境,我们不仅需要2014年以来全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需要我们一带一路减少,推动我们企业进行全球的资源配置,需要雄安新区建设规划解决大城市规模不经济,需要进行全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市场高度解读的海南全全岛自由贸易区和全域的自由贸易建设推动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更需要的中原地区设立周口阜阳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解决中国农业区的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这是我们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们的全部的革命和建设一直根本解决问题,这是解决中华民族复兴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需要尽快推动。本人近期将会对周口阜阳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提出全面的建议。希望相关单位和国家机关给予应有支持,推动这项伟大工程尽快得到落实。

作者系马文峰:北京梭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东方艾格高级分析师,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北京Farmer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