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屈夏清等:常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调查报告

[ 作者:屈夏清 江小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25 录入:吴玲香 ]

乡村振兴天地新

——来自常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调查报告

一、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发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是国民经济共同体。常宁农商银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新的市场定位,纳入历史性契机和使命,以资金优势、产品优势、服务优势,“贷”动乡村开发,银农携手打造锦绣“钱”程,开辟乡村振兴天地新。笔者在调查研究后认为,常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法新妙,措施切实,流程稳健,绩效喜人,经验可鉴,乃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之经典。

二、常宁乡村振兴的基础概况

常宁是红色革命老区。地处湖南衡阳边远山区。3000瑶族同胞深居大山。系“老、边、少”乡村集合地。全辖土地面积2046.6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辖2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704个村、7988个村(居)民小组。境内天空没有飞机、水上没有轮船、陆地没有高铁,乡村羊肠鸟道密布。主产茶油、茶叶、烟叶等农产品。2017年生产总值269.6亿元、财政总收入16.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0.8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5亿元。金融机构存款205.35亿元,贷款81.85亿元。相当部分乡村山民处于致富攻坚状态。金融服务任重道远,乡村振兴迫在眉睫。

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初期成果

常宁农商银行由原农村信用社转型,于2013年9月23日挂牌开业。现有营业网点45家,员工427人。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企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2018年市场定位调整为服务乡村振兴。通过做优做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成果初显,银农共赢阶段性目标实现。

——打造乡村金融服务超市。至2018年6月30日(下同),创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7个。改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经营服务型和服务型支行转型为乡村金融服务中心)37个。打造乡村振兴金融超市(重点发展型支行功能完善)8个。开设ATM、CRS等乡村振兴自助银行60个。布放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终端100台。建立乡村振兴助农POS金融服务点1810个。

——优化乡村电商网银服务。开通乡村振兴网银558户,同比增加329户。其中涉农个人网银521户,涉农企业网银37户,共发生交易48017笔,交易金额915236.1万元,同比增长50.36%。开通乡村振兴手机银行31653户,同比增加8963户,月均发生交易28517笔,交易金额3455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0.13%、33.64%。发生乡村振兴农信银快汇3661笔,金额2009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6%、19.23%。发行乡村振兴助农福祥系列银行卡117万张,其中乡村振兴助农福祥便民卡3031张,月均发生借贷1257笔,贷款金额5848.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0.34%、26.72%。引领乡村电商网银蓬勃发展。

——扶持乡村特色农业走强。常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突破60亿元,余额达到6139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0305万元,比年初增加69034万元,增幅12.67%,市场比重75.02%。其中乡村特色农业贷款328072万元,比年初净增17590万元,增长5.67%。有力助推了乡村特色农业专业化、产业化初具规模。信贷支农耕种粮食118万亩、油茶80万亩、油菜40万亩、烟叶3万亩、茶叶3.3万亩、中药材1.5万亩。生产粮食700万担、茶油0.5万吨、烟叶7.33万担、茶青13.2万担,干茶165万公斤,通过信贷杠杆,乡村特色农业走强,促塔山山岚茶获湖南省茶博会金奖。

——扶持乡村观光农业开发。累计发放1.9亿元贷款支持观光农业,做实乡村振兴山水文章,支持民宿、美食、休闲赏景项目开发,形成乡村观光农业链。金融服务庙前景区全面提质,促成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贷款16.75亿万支持城区南门农贸市场建成开业,华岁商贸城、中国油都建设加快,广济水库大坝修建,白甫水库坝基修筑,五龙山水库获国家专项建设债券支持,126座小二型水库即将完工。同时,累放贷款319万元帮助蒲竹瑶胞在海拔1465米的高山,建设家园,建造“天上的街市”,并打造中国瑶乡第一漂——西江漂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促常宁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年均接待游客53万人次,乡村观光农业收入达到1.61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金融服务乡村民生改善。分5批组织全行427名员工,轮流进村入户,发行乡村振兴社保金融IC卡60.7万张,进校园发行乡村学生社保金融IC卡13万张,协调协助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做优乡村农民医保、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的金融服务。无偿提供繁华街市地段2处门面3层楼房1080平方米场所,解决常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机构办公场地。累放贷款28.6亿元,助建乡村保障房6731套,助建乡村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累放贷款(财政贴息)9.6亿元扶持乡村返乡农民工7.73万人创业,流转耕地43.7万亩、林地52.6万亩。贷款1.5亿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42户,发展专业种养合作社106个、家庭农场19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5家。贷款1100万元并捐款200万元资助3000贫困农家娃圆了大学梦。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笔者调查发现,常宁农商银行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自身金融业务也长足发展。目前,各项存款突破100亿元,市场比重48.7%,各项贷款突破60亿元,市场比重75.02%。5年来,日均缴税28.66万元。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初期成果喜人。2017年度被中共常宁市委、市政府考评为“突出贡献奖单位”。目前,成为常宁的“经济引擎”和“金融黑马”。

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系列措施

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银政、银企、银农同心同行,合作共振。常宁农商银行传导乡村振兴政策机制,优化乡村振兴市场调控,针对乡村振兴产业经济需要,开发电子银行,拓新绿色金融,营销新特金融产品,结合人工智能,量化互联网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多格局、全方位、深层次服务乡村振兴。

1、首推“短贷宝”,打造乡村振兴商务银行。据调查,常宁有7.73万农民工返乡创业,经营蔬菜水果及土特农副产品,从事商贸活动,成为乡村振兴新型经济生力军。“三农”商家,在大宗交易时,通常急需资金作短期周转。如果按常规申请办理贷款,则要抵押或质押或联保,担保手续繁多,审查流程复杂,耗时贻误商机,且担保物评估费用高。据调查,抵押物评估收费率为5‰。办一笔50万元的贷款抵押物评估,抵押物按照60%计算,评估值须达83.4万元,评估费达到4170元。加上产权证件咨询及保管费50元,共需4230元。变相增加了“三农”商家的经营成本。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做实普惠金融,常宁农商银行把位于城区商贸中心的东方支行,专门设置为乡村振兴商务银行,在同城同业率先推出“短贷宝”,作为主打信贷产品,全市“三农”商家短期50万元以内商务贷款由总行授权东方支行统一归口办理。东方支行专营短贷宝贷款。短贷宝专为“三农”商家打造,凭信誉、免抵押、无需担保、无费用,低利率,即时审批,当天办成,贷款金额最高50万元,最长期限6个月,还了可再贷,短期周转,灵活方便,受到广大“三农”商家青睐。据调查统计,至今年6月底,东方支行办理乡村振兴商务短贷宝贷款2033笔,贷款总额93867万元,无一笔逾期欠息。返乡农民工吴大富,在常宁草桥街批发香焦,购货经常急缺三、五十万元,抵押贷款时间来不及,东挪西借凑不足,民间高利贷不划算,融资难,心急如焚。今年来,吴大富累用短贷宝贷款97万元,批发香焦赚了个够。在业界逢人便说,短贷宝是我们的商务宝,常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做得太妙了。

2、推出“按揭贷”,打造乡村振兴安居银行。常宁是一个多民族乡村集合地,101万总人口中有农民78万,无房农民23万。其中7.43万农民在城里打工,孩子在城里上学,全家人借居、租居、挤居。蒲竹塔山还有部分瑶族同胞居无定所,全家人在山沟沟里搭个树皮棚子居住一阵子,风雨毁了再转移。农民太贫困了,没有钱在当地建房,没有钱进城购房,23万农民不能凑足房款而望“房”兴叹,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为23万农民朋友最大的梦想。为了圆“三农”住房安居梦,为了把金融服务做进乡村振兴核心深处,让农民无钱可圆住房梦,常宁农商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推出乡村振兴“安居乐”按揭贷款,指定宜城支行专营乡村振兴“安居乐”信贷产品,打造乡村振兴安居银行。无房农民统一归口到宜城支行办理“安居乐”住房按揭贷款。为了做实做细金融服务,常宁农商银行与17家房地产开发商协商,乡村振兴“安居乐”贷款服务主体为“三农”,实行办理时间优先,利率价格优惠,房产价格优惠,首付比例降低,交房提速,简易装修,保本微利。据调查统计,常宁农商银行现有贷款余额61.4亿元,其中发放乡村振兴安居贷款3.43亿元,比重达到5.59%,助力巴黎春天、华宇公馆、宜水新城、泉峰公馆、北城华府等17家房地产商,开发乡村振兴商品房59363套,目前,已与22个楼盘签约乡村振兴安居住房按揭贷款,解决了3.9万农户安居难题。乡村振兴安居银行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正处进行时。

3、推出“林权贷”,打造乡村振兴绿色银行。按照中央五大发展理念要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不但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且要以盘活“绿水青山”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突破口,开创绿色金融,打造绿色银行,引导“三农”用好金融资源,全面打响乡村振兴攻坚战。常宁是贫困山区,林木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湿地公园。帮扶农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是常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壮举。考虑到既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又要防范产业风险,还要为生态环境培育经济效益生长点,针对农民创业融资难,难在贷款缺乏抵押品的实情,常宁农商银行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融合为纽带,在常宁银行界打破贷款抵押常规,破天荒允许农户林木产权抵押贷款,彻底破解农民创业融资难题。指定宜潭支行专营“林权抵押贷款”,打造乡村振兴绿色银行。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统一归口到宜潭支行办理,形成金融服务特色与品牌。“林权抵押贷款”服务主体为贫困农户,以依法有权处置的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及森林资源相关的其他资产作抵押物。评价值为抵押林权的60%。贷款期限根据农业生产周期、林权有效期限确定,一般为3年,原则上不超过5年。利率比商业贷款优惠50%。据调查统计,乡村振兴绿色银行面市以来,共发放油茶、杉树、果树等7种林权抵押贷款1.26亿元,为2.21万农户解决贷款无抵押难题,打开创业融资绿色通道。近年来,农户王咏胜抓住乡村振兴契机,经营小王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因无常规抵押品而贷款无望,资金短缺,举步维艰。通过以1200亩油茶林权抵押贷款190万元后,如鱼得水,在常宁市大堡乡宜冲村种植油茶林3500亩,冬枣300多亩,蔬菜水果1100多亩,系乡村振兴绿色银行优质客户,成为乡村振兴甲等典型。

五、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调查后记

常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不止于上述报告,还有乡村振兴票据银行、乡村振兴车贷银行、乡村振兴电子银行和乡村振兴互联网+银行等等。总之,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突出了细分市场和专业服务,凸出了“农”头,颇具特色和功力,为乡村振兴谱写了新篇。调查获悉,常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仍在加速“三部曲”。一是纵深力推“两扫五进”(扫街、扫楼、进山区、进园区、进乡镇、进村组、进农家)服务乡村振兴。走访存量客户,上门金融服务,把银行办到乡村群众身边。二是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建设,对乡村农户建立经济信息档案,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定做专项信用评级方案,开发专门的“三农”评级授信系统,在各乡村成立农户信用评价小组,信用等级与授信额度挂钩,实行“一次评定、三年有效、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优化“三农”评级授信,量化乡村振兴贷款。三是精深开发“一行一品”服务乡村振兴。推出互联网+乡村振兴微信银行,发行乡村振兴商务卡,发展新型农村电商金融服务,支持土特农副产品网上营销。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终端打造成100个乡村银行,将服务型支行打造成大型乡村银行,将经营服务型支行打造成乡村振兴金融中心,将重点发展型支行打造成乡村振兴金融超市,以做强负债业务、信贷业务、资金业务、银行卡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为五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板块。据调查获悉,2018年底前,常宁农商银行将增加乡村振兴农户授信3亿元,涉农企业授信7亿元,新增乡村振兴贷款10亿元,信贷资源拟对乡村振兴实施“精准滴灌”。

(作者地址:湖南省常宁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