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征兵:农业产业兴旺的突破口在哪里?

[ 作者:王征兵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05 录入:王惠敏 ]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有钱了,生活自然就富裕了,乡风文明也就指日可待,因为古人已经说过了“仓廪实而知礼节”。那么农业产业如何才能兴旺呢?在目前农产品普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很多人感到困惑,找不到产业兴旺的出路。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兴旺有三个突破口。

农产品优质化

虽然现在大部分农产品滞销,价格低迷,但优质农产品却很少。为了解决国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我们每年要进口大量的苹果、梨、猕猴桃、车厘子等等。所以,农业经营者应该减少普通农产品的生产,通过使用科学技术,生产优质农产品,依靠优质优价,提高收入。只有农业收入提高了,才会有优秀人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才能兴旺。

农产品品牌化

由于农产品没有品牌,准确说是没有知名品牌,导致消费者买不到自己喜欢的农产品,而生产者又卖不出去。比如,我想吃好黄瓜,但我不知中国最好的黄瓜叫什么品牌;我想吃好樱桃,我不知道中国最好的樱桃叫什么品牌。因为消费者找不到自己特别喜欢吃的农产品,导致农产品需求下跌,农产品滞销。

我们现在比较多的是区域品牌,比如洛川苹果,周至猕猴桃等,但仅有区域品牌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品牌(或个人品牌),因为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农业经营者,他们的品种、栽培技术都不尽相同,导致农产品质量也不同。作为一个品牌,其质量应该是大体一致,质量基本稳定。如果农产品品牌化了,消费者能够买到自己喜欢的品牌,需求就增加了,农业收入就提高了,农业产业就可以兴旺。

休闲农业

现在,每到放假,城市人就纷纷往外城外冲,毫无疑问,城市人具有强烈的旅游和休闲的愿望。既然城市人有这个需求,作为农业经营者就应该满足城市人的需求,与此同时,农业经营者也能获得丰厚的收入,从而达到产业兴旺的目的。然而,目前做休闲农业者绝大部分是亏损的,甚至看不到赚钱的希望。

为什么需求强烈,却又赚不到钱呢?其根源在于经营理念的偏差:几乎所有的休闲农业经营者都认为最能吸引人的是美景和美食,所以他们把巨额资金投在美景和美食的打造上,结果发现美景和美食打造成功了,要么没人来,要么虽然来的人很多,但亦然收入不高。

因为真正能吸引人的或者能长久吸引人的根本不是美景和美食,而是精神和文化。而我们所有的休闲农庄基本都没有精神文化,所以不能长久吸引人。

我在农村调研时,曾访问过一个老太太,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她告诉我一个信息:她2017年一年中去庙里烧香拜佛21次。2006—2007年,我在新西兰做访问学者时,曾遇到几个基督徒,他们告诉我:他们每周都要去教堂一次,一年52周,一年去52次。

大家可以想一个问题:庙里和教堂既没有美景,也没有美食,为什么一个老太太一年能去21次?!一个基督徒一年能去52次?!九寨沟、黄山、长白山……那么美,谁一辈子去过52次或者21次?更不要说一年了。

寺庙和教堂能多次吸引人去的原因在于那里有精神和文化。国外很多休闲农庄就是因为有文化、有精神内涵,不仅能吸引人多次去,而且每次去了能待较长的时间,这样休闲农庄的老板就能赚钱了。所以休闲农业成功的秘诀在于打造精神内涵。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大农圈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