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余培发:关于推动生态嘉陵建设的建议

[ 作者:余培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21 录入:王惠敏 ]

推动生态嘉陵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区通过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通过加大河湖管理力度和加强对嘉陵江南充嘉陵段流域以及西河流域、桓子河流域、吉安河流域等地的重点湿地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大力防治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但目前我区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尚未完全形成,影响地表水水质的全面改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简陋,未能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不同程度地使土壤、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城乡部分企业和生猪养殖场对环保投入重视不够、环保设施不全或运行不正常,时有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现象发生。

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全面推进污染防治

要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一是健全环境监管体系。积极推动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填补乡镇环境监管“空白”。由全区新建的乡镇环保机构负责开展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控制、基层环境宣传教育、环境监察执法等工作。

二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对所有城乡建设项目的监管,依法逗硬处理违法建设项目。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排污企业的巡察力度,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强化对城市工业集中区、农村畜禽规模养殖场等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严防污染事故发生。

二、大力优化生态环境

要坚持以发展经济林木为重点,以加大投入为保障,进一步优化我区自然生态环境。

一是搞好重点区域绿化。积极推动凤垭河流域、赵子河水库及城镇周围的造林绿化工作,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珍稀林木、苗木花卉、木本药材和特色干果产业,努力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景区、林业特色经济产业带和“优美乡镇”、“生态新村”,积极构建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经济繁荣的社会生态体系。

二是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法律法规宣传,坚定不移地执行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义务植树以金代劳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发挥党政领导带头示范作用,把全区义务植树尽责率提高到100%。

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兴林。大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办好各类试验示范区,总结经验,推广实施。对科技人员研究开发成果予以保护,并依法有偿转让。

四是加大绿化投入力度。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绿化建设资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林业生态补偿基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业主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原则,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三、逗硬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要严格按照国、省、市对推动生态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坚决逗硬落实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一是落实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对违法排放污染物、将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要依法查封扣押排放污染物的设施设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要实行淘汰制度。

二是落实损害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干部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