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感觉受益匪浅,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建设中如何协调处理发展和各方面的关系上的重要论述让我体会很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相对笔者所在的川东小城而言,长江经济带更大,也更复杂,发展的路径不一样,但是发展的思路是一样的,每座小的城市同样也需要解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发展观念陈旧老化等问题。
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良好生态形象引“四方宾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一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就如一个家的清洁卫生,家里脏乱差,如何待客?城市污染严重,如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首先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抓好辖区河流整治、山水保护,加快推进文体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各商业街区管理和店面宣传,建设美丽舒适的宜居宜业城城市。支持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项目落地建设,在生产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城市Logo设计和宣传片制作,用好微信、微博和网站等宣传媒介,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正确处理当下与久久为功的关系,以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成效,积小胜为大胜。城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拔地而起,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广泛邀请规划专家、建筑教授进行指导,科学完善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体系规划、生产要素配置规划、单体项目规划,确保城市的主体功能与战略定位相统一。分阶段制定发展规划,既要有长远布局,又要有阶段性冲刺目标,按照“一年攻坚、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的思路,逐步发展,一步一步完成城市空间布局。
正确处理创新与动能转化的关系,以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如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证经济发展不断有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来源,在项目储备和规划上,就必须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调整和变化,谋划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引导性、务实性的项目。在政策制定上,围绕促进产业集群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规范化发展,参考学习沿海城市先进经验,制定出台能源、粮食、建材重点项目扶持政策,形成区域性优势,针对性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在争取支持上,探索“市场筹集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投融资机制,走政府投资、银行融资、招商引资等多元化筹资路子;加强银政企对接,推介一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获得融资,用好PPP、EPC等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作者单位:广安市前锋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