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敖思明:纪律容不下变味的舐犊之情

[ 作者:敖思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12 录入:实习编辑 ]

湖南怀化市纪委日前通报一起父子顶风违纪严重干扰换届工作的案件:为了帮助儿子在此次换届中进入县级领导班子,父亲组织人员在网上发帖,干扰换届。怀化市纪委对涉事人员进行严肃查处。(人民日报6月7日)

今年是换届年,党委政府从上到下都在紧抓换届纪律。但不管是纪委“三令五申”,还是组织人事部门大会小会“耳提面令”,总有人心存侥幸,践踏纪律的红线,挑衅党委政府的权威。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正处级退休干部姚希亮即是如此。为给儿子创造进入县级领导班子的“条件”,他可谓费尽心机,一方面通过关系打探消息;一方面在网上发帖造谣,意图干扰组织人事部门的视线。可惜,机关算尽,反误了儿子前途!

换届是否风清气正,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关系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关系到政治生态建设成效。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在党委政府明令禁止不可触碰换届纪律之时,组织不仅难容歪风邪气的侵袭,更不会放纵破坏换届纪律的错误言行。谁要触碰纪律之“网”,翻越规矩之“墙”,在党纪这条带电的高压线前,必定是谁碰谁受伤!弄得不好甚至会“触电身亡”。面对姚希亮的前车之鉴,党员领导干部自当从中汲取深刻教训,莫让舐犊之情迷惑了双眼,更需谨记在组织面前耍手段,玩小聪明,最终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党纪党规,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得以长期执政,保持优良作风,赢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制胜法宝。触犯党纪党规,就是在挑战党的权威,破坏党群关系,毁灭党的执政根基,无异于“玩火自焚”。十八大以以来,持续高压反腐就是强化党纪党规、树立党纪党规权威的过程。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学规矩、懂规矩、守纪律,时刻将党纪党规牢记在心,内化成党性修养、政治品性,才不会受外界因素干扰,从而避开换届的风险。

同时,组织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强化对干部的经常性考察,将工作做在平时,以多种形式和渠道,深入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并结合广大群众的意见,加强对选拔干部实绩的考核分析,做到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树立“不让搞名堂的得利、不让实干者吃亏”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才能减少侥幸心理,杜绝类似姚希亮的行为再次发生。

为人父母,皆有舐犊之情。为了子女的前途,很多官员不仅利用权力铺路,甚至不惜以身试法的案例并不鲜见。但纪律姓“铁”,谁碰谁流血!若不想“伸手被捉”,党员干部就要切实挺纪在前,言行才能有所戒,有所止,才不会触碰纪律的“警戒线”,让“明底线、守底线”意识常驻心中,以坚定的政治定力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政务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