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敖思明:便民服务贵在落实用心

[ 作者:敖思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6 录入:实习编辑 ]

22日,在贵州贵阳市云岩区栖霞社区服务中心,29岁的幼儿园教师陈永莲顺利拿到了贵州省(电子)生育服务证(简称“电子生育服务证”):“我是在网上申办的,不到一周就搞定了,省时省力。”电子生育服务证与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生育服务证(简称“普通生育服务证”)同等有效。(8月25日 人民日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社会物质丰裕,人民的生活日益幸福,对党和政府的满意指数也节节攀升。但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口中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是有口无心,对群众常刮“四风”,以致部门包括便民服务中心,推出的许多便民利民措施成了样子货。即使组织部门学习教育常抓不懈,纪委对此频频亮剑,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实证明,服务是要用心来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落实上用心。

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从报道来看,当地是下了大力气的。只有把当地的计生数据全部输入系统,并及时更新,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效,值得为之点赞。它体现了相关部门设身处地地站在百姓角度去思考问题,是真正“用心”在便民利民。现今群众工作不好做,既是施政者不深入基层接地气,更在于好的制度缺乏执行力,让便民利民仅是落在口中、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因此,便民服务抓落实要有一颗真抓实干的心,方能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左传》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于民,自当用之于民,使之为民造福。搞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而不去脚踏实地地落实,只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就会脱离群众,最终失去执政的根基。从历史的脚印来看,不管是在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广大领导干部都不能抱有“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的消极心态。因为,用心为民服务永无止境。只有用心,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需求,让服务精准到心,从而加深鱼水情谊,形成打不破的铜墙铁壁。

为民服务,贵在真心实意。领导干部只有用心对待群众,像牵挂家人一样心系人民,才会发现形式主义害死人、官僚主义要不得。在唾弃不作为、慢作为时,才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解决群众困难时从“我为人先”到“人人为先”,把“用心做人,尽心做事”当作自我的座右铭。用真心听民声、用真心办实事、用真心得民心,实现干部与群众的感情零障碍。同时,用心做事并非一味埋头苦干,还需要勤加思索,如何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给群众更大的实惠的便利。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心系黎民的赤子之心。领导干部唯有当对群众办事难感同身受,心怀一颗务实之心,多一些务实行动,少一些形式主义,群众才会少跑路、不跑路,实现办事不折腾,真正把便民服务落到实处,并在“两学一做”中做出成绩。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政务中心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