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乡镇,我们就想到的是偏远、贫苦。浮现在我们面前是扎着头巾的乡村老妇人,还有那抽着旱烟的农村老头。他们或在黑土地里埋头苦干,闲暇之余,还有在大马路上晒晒太阳,拉拉闲话家常。不知是何驱使,我也来到了乡镇,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村姑”。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触老百姓,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来镇上的那一刻,我明白了要当好乡镇干部,要真正的做到“心里装群众、脑中有宏图、手中有方法、脚下接地气”才能合格。
每个乡镇干部要有一个容忍的心。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容忍是对于乡镇干部的必修课。每天接触了不同的百姓的诉求,他们或着急,或愤慨,每次都是因为不满意而来。这时候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给他们一个好脾气,一个好脸色,也许是我们的一个笑容,就能让他们平静不少。耐心的听他们讲解,然后细心的在给他们讲解,去协调每个人的情绪。
有人说,在乡镇工作,要有底气,讲和气、聚人气、扬正气。而我想说的是,乡镇干部要与群众说好五中话:以心换心说家常话,上情下达说大白话,实事求是说真话,对症下药说内行话,出谋划策说股劲话。这样才比较符合乡镇干部的实际。那些名词百姓听不懂,就等于白干了,即使是一遍遍的耐心讲解,但是受专业水平所限,我们并不能很好的说明白,因此我们必须要创新,要用大白话,要用现实的例子去让他们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每个乡镇干部都是一名实干家,如果老百姓当我们是稀客,说明我们的干群关系还没有真正的做到水乳相交。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深入群众内部进行交流,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人民群众才能让你坐在台上。以心换心才能换取真心。以情养情才能得到真情。往往能够坐在炕头上,与百姓拉家常的干部,更容易得到民心。在乡镇工作,“转化角色”是前提,“把准脉搏”是基础,“对症下药”是关键,“攻坚克难”是重点,“脚踏实地”是保障。只有苦练基本功,扎实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
作者:乡镇干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