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章部署,要求对已脱贫对象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将贫困群众扶起来还要立得住,实现对已脱贫对象“回头看”常态化。(农民日报 6月26日)
回首来路,才能总结得知,才能更好地出发。党风廉政建设要“回头看”,脱贫攻坚同样要“回头看”。在党风廉政建设“回头看”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本不该存在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的还不够扎实,力度还不够,还存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那么,作为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到底如何呢?只有“回头看看”才能知道效果。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返贫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这些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群众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等问题十分突出,即使精准脱贫工作已经对这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给予了很大帮助,但对于部分贫困地区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此外,即使很多地区和很多群众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脱了贫、致了富,但其中有没有像媒体曝光的弄虚作假问题,有没有因意外情况返贫的问题,这些都得通过“回头看”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
2020年,让7000万人全面脱贫,这是国家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四川定下的目标是,“十三五”期间,380余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目标虽然振奋人心,但要实现起来实属不易。无论是对于四川还是全国,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来说,还存在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产业落后,环境恶劣,“造血”困难,要彻底脱贫,难度不小。即使一时摆脱了贫困,返贫的可能性也非常大。所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
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就是要发现和总结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制定下步工作计划,建立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效机制,让贫困问题得到根除,让群众的富裕日子细水长流,这是对人民群众最大的负责。所以,这样的工作思路值得肯定,更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