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中“绣花功夫”该下到哪儿

[ 作者:方德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05 录入:吴玲香 ]

最近耳朵听到的,路上看到的都是扶贫干部的身影,无论工作日或者休息日,干部们都奔波在扶贫的路上。看到辛勤的扶贫干部和不胜其烦的贫困户,不禁让我思考起贫困的“症结”到底在哪儿?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绣花”功夫又该下到哪儿?

抓住“症结”扶真贫。现在实行的“结对帮扶”,落实了脱贫责任到人,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干部一对一帮扶,不仅降低了扶贫难度,也让扶贫工作更加有效率。这也要求帮扶干部要压实责任,与贫困户深入交流,多接触,了解贫困户贫困的真正原因,找到致贫“症结”,做到扶真贫。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贫困为荣。抓住了“症结”,就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对症下药”真扶贫。知道了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对症下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帮扶干部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要针对所结对贫困户情况,实施有效、有针对性的帮扶。在帮扶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帮扶就是感恩教育。扶贫先扶志,要让贫困户以脱贫为荣,主动寻找脱贫办法。

因户施策早脱贫。提供就业机会、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一定要做到将扶贫政策用到刀刃上。扶贫不能一锅端,要根据每位贫困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帮扶。帮扶只是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贫困户“动”起来了,脱贫也指日可待了。

(作者地址:四川省万源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