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在持续压实干部责任中增强扶贫成效

[ 作者:山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1 录入:吴玲香 ]

河南将成立专项工作组,紧盯“五级责任主体”,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良作风,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干部作风问题大督查、大整顿活动,严肃查处“虚”“浮”“假”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以较真促认真,以碰硬促过硬,以决战促决胜,以铁的纪律保障脱贫攻坚战顺利推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07-19 )

面对一些脱贫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出现的“虚”“浮”“假”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影响了脱贫攻坚的成效。河南针对问题开出了药方,开展脱贫攻坚干部作风问题的大督查、大整顿,在压实脱贫干部责任中增强脱贫攻坚成效,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脱贫攻坚关能否取得成效键是压实干部责任。脱贫攻坚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脱贫成效明显的地方,有一批脱贫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的干部,奉献在脱贫攻坚一线。然而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一些瓶颈性问题制约了脱贫攻坚的进度,个别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钻了双重管理的空子,既不在深入一线,在帮扶群众上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是把“脱贫干部”作为自己提拔的资本,在扶贫路上做摆拍,只有到了上级要检查验收来,才去村上补文件资料,请群众摁手印,这种“虚”“浮”“假”的帮扶工作作风,深为群众所反感。

督查与整顿是压实干部帮扶责任的有效途径。要掌握帮扶干部在一线真实的帮扶情况,只能靠上级部门把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深入一线群众中去调查了解。并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整改措施,以约谈和“回炉锻造”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帮扶干部的责任,自觉消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作风,引导他们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增强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在项目资金的争取上主动作为,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项目实施的质量监管和惠农补助资金的发放管控,确保帮扶政策落地;自觉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培育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同时对在督查中,发现个别脱贫干部经教育整顿不改的,不能用“招回”的办法一招了知,而是要督促其在帮扶中整改问题,直至被帮扶群众脱贫。

脱贫干部要自觉强化责任担当。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而脱贫干部要在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扶贫政策中,结合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拓宽帮扶路径,围绕脱贫增收下足功夫,自觉遵守政治、工作、廉洁、群众等方面的纪律,确保帮扶政策原汁原味落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持帮扶干部的稳定,脱贫地的领导要坚守岗位。因而脱贫干部要消除临时换将的思想,主动克服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困难,扛起脱贫攻坚的责任,踏踏实实蹲守在扶贫一线,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致富增收的产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才不会受到上级的问责。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