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一个包村扶贫干部的苦闷

[ 作者:李海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30 录入:吴玲香 ]

我是一位包村扶贫干部,所在县严格来说属于贫困地区,但是又不是国家贫困县。书记和县长当家难,公务人员的工资能按时发放就不错了。作为一名包村干部,有些憋闷不说不快:

一是包村责任重大,权力几乎没有

县包村就是个背黑锅的主。护林防火村里着火了,包村干部在不在都要罚款背处分。防汛期间还要排查危房危窑,好说歹说让人出来住在村委,不出事还好,如果人家偷偷跑回家了,出了事,第一个出来背处分。

脱贫攻坚就更不用说,各种表,各种村里档案和贫困户档案整理都是县包村干的事。就连收核桃这样的事,提前收核桃县包村都有连带责任。这年代都市场经济了。什么责任都给县包村,干事的都是县包村的,功劳都是乡镇的,脱贫任务完成都是浪费在表格。

最根本的是县包村都是没实权的副职,村里开会,县包村没有表决权。进个贫困户,出个贫困户,包村干部没有资格发表评论,只有提醒的资格。村里的党员干部不是兄弟就是亲戚,谁会在乎一个没权的县包村。都觉得县包村就是来干这个的,就是跑腿打杂的。更不用说,很多活动,行动,县包村干部都有责任追究。

二是补助严重不足,基本保障滞后

我在事业单位,没有公车,更没有车补,下乡扶贫全凭个人自己克服。单位能做的就是20元每天下乡补贴。

包村离县城20公里。还是走的小路,窄窄的水泥路。要走国道大路更要绕25公里。公交车不能直达,一天两趟,中午到距离包村十里地就是终点站步行去了就一点了,下午三点回城,公交不便利,很无奈。冬天天冷只有开车,就是没有文件报销。

县包村也要生活,也要还房贷,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月就三千。在村里打电话费,开流量看微信通知等,一个月也要200,村里吃饭一天20元,只吃午饭10元。开车就不敢算。这上面又让驻村。一个月最少十五天,还要微信签到,一年三分之二。怎么让驻村没有后顾之忧?上级政策文件的调研者,制定者要考虑基层的困难,不能让包村干部也成为“贫困户”。

三是单位杂事缠身,分身多处无力

各地都在拆违建,搞活动,小编夜被抽调县里,原则上与单位工作脱钩。同样,包村的事要克服,要好好干,驻村的工作也不能掉队。单位还有党支部的事情要做,一会儿回头看,一会儿又深入整改的。党让干的事要坚决干!真的是5加2,白加黑,干得包村干部昏天黑地。

有很多次回家,儿子都说,爸爸讨厌,天天不见人,也不带我玩,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带着玩,听着心头酸痛。但是将来有一天,孩子会骄傲的,因为他爸爸是个吃苦在前,遇到困难,敢说真话,从不回避,遇到工作,不讲条件,坚决完成的包村干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公务员内参)2017-08-28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