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干群关系搞得好 工作起来少烦恼

[ 作者:李红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01 录入:吴玲香 ]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乡村、社区领导、干部们每天接触着人民群众,平时把关系处好了,开展什么工作,处理,解决什么问题,就少了许多烦恼,会得到如期的效果。

笔者近日获悉:四川省乐山市中区平兴乡穿山村党支部,在今年3月上旬,为处好引进乐山市寨子香生态农业公司,需用土地2000亩搞生态农旅种养园区的项目发展,召开群众会协商不到一个小时,60户村民就一致同意,签下了土地流转合同,该公司很快进场,首期工程投入1000万元,挖掘出1000多亩地块,到8月上旬,栽成活4万多株优质柑桔苗,喂养起有排污设施的1000多头小野猪,这么顺畅的工程,在于穿山村党支部平时为群众着想办实事,大小事都请村民代表、党代表开会商讨,密切了干部群众关系,有啥事都好办,自然少了很多烦恼。

然而,却有些乡村领导总觉得单家独户的群众工作不好做,特别是国家工程建设、地方设施、业主流转土地搞发展等的征地、拆迁、签定合同,要出动不少干部,一次次去开会,一家家去做思想工作,淘神费力才能说通,仍还有个别钉子户。因而,乡村干部总认为如今的群众工作真难做啊!

深究其群众工作难做的问题,从客观上讲,也不全在乡村干部。农村自各家各户耕种土地以来,普遍忽视了以村民组为单位的学习、教育问题,因土地下户时大都拆掉了村民组所有公用房,故而,都没有了村民组办公,开会地头,更没有开会、学习、教育制度,缺失了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平台。加之,中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守妇女、老人,少数壮年汉子,除看电视、听广播新闻外,没有报章读学,无开会地头,有的村民组一年难开5次会,只是把当前中心工作安排了事,这样的状况下,何以学习、教育群众。平时,好些妇女、老人想坐拢开心畅谈无人组织,只好打牌,小赌打发时光,致使群众思想散漫、落后,观念淡薄起来。

农村的现状和实情引起中央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的“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的四大重点后,中办、国办又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以来,各地都在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中,贵州省湄潭县创新了“群众会十”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模式;江苏省沙家浜镇打造出“开门纳谏,包容开放”的“春来月谈”的协商平台;山东省招远市走出一条以“村民说事协商”为特点的新路子,为全国各地起好了乡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示范作用,更让各地乡村、社区能从本地实际搞出农村经济发展中确保村民“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困有组织帮,惑有政府解”的新格局,促使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高思想境界,思想觉悟,有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减少了乡村干部的烦恼。

对此,笔者认为,乡村领导应高度重视对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认真学习贵州、江苏等地形成建立的社区协商的群众会,春来月谈等开会、学习、协商制度所产生效果的成功经验,开拓出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群众学习、教育阵地、平台。同时,政府应把150人以下的村民组归并为300人以上的村民组,拿出资金为归并的村民组修建办公房,增设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制定开会、学习制度,以利群众开会、学习、讨论、活动、健身,把散漫的民心收拢,改造村民群众的自私、利欲、思想、行为,树立大公无私、爱国、爱体体的良好民风。

(作者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中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