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推介我们的岚县土豆和农畜产品。”“我们交城的山是神奇的山,交城的水是灵秀的水……孕育了美味的交城骏枣和羊肚菌。”“我们石楼的蜂蜜花香浓郁、营养丰富、口感绵甜”……9月19日,吕梁市优质小杂粮推介会在第五届山西农博会上举行,临县、石楼县、交城县等13个县、市、区领导分别推荐了当地绿色、健康的品牌农产品。(山西新闻网 9月23日)
柳林碗团、岚县土豆、石楼蜂蜜、兴县小米、交城骏枣、孝义有机蔬菜、汾阳核桃等农特产品出现在山西农博会上,一点都不违和。近年来,各地兴起的农博会让农产品有了展示空间,也让农产品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而今,山西吕梁的官员们在农博会上吆喝当地的土特产。消息出来后,赞赏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不过,在笔者看来,卖特产,官员吆喝下又何妨?
山西吕梁作为革命老区,在公众印象中,除了矿产资源丰富外,还是有名的“杂粮王国”,杂粮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约占山西省的1/5,产量1.8亿公斤、占全省12.6%。而拥有了“杂粮王国”这一金字招牌,再大声些将农产品吆喝出去,能够增加当地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官员为什么帮着土特产吆喝?他们并不是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而是因为农产品的销售量越高,销售业绩越好,越能够带动当地发展,可以让老百姓的致富路越走越畅。曾经,有西部省份县委书记到首都北京去吆喝“不知火”等新品种水果,一句“吃了不知火不上火”让当地老百姓赖以生计的普通水果成为了可以刨出“金子”的水果。正是各地方政府官员的统筹谋划、统一包装、宣传策划,让农产品更具有附加值,让农民的辛苦劳作更具有价值。如果仅靠老百姓的单打独斗,靠着自产自销,很难将农产品做成品牌,很难让老百姓真正依靠这些土特产走上致富路。
官员吆喝土特产,实际上是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正是这些基层官员的吆喝声,让我们看到了为人民群众致富谋出路的诚意。这种吆喝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吆喝声正是干群关系的甜蜜之处。
(作者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