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美丽乡村建设”激发群众发展新动能

[ 作者:天地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5 录入:吴玲香 ]

从2013年起,贵州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目标,深入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不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地区延伸。如习水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农村特色,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危房改造,农村面貌已焕然一新。(新华网 10-23)

贵州在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习水地区紧紧抓住机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依据地区特色改造危房、整治人居环境,让农村面貌已焕然一新。并引导农村群众培育新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中,增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各地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经济转型发展中,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以政府投入的加大,带动农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大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在山水田林路的治理上下真功,养成文明的生活理念;尊重当地群众的民情风俗,对农村危房实施统一改造,以生态打底,以“显山、露水、留白”为主线,建设滨水型、伴山型、田园型、依山傍水型的现代村落,加之在优良的生态环境中生产出独特的农产品,吸引了城市人的目光,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地群众积极利用“美丽乡村”的成果,发展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在致富增收中带动了更多群众就业,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和幸福感。

美丽乡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给予“美丽乡村”更多的内含,将有更多的国家项目和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进一步破解“三农”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给予农村群众依托“乡村振兴”,巩固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人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以更多的动力。在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作的快速发展,绘就山清水秀家园美 、水甜路宽的新画圈。

“美丽乡村”建设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以“乡村振兴”为依托,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中,建设“美丽乡村”中培育致富增收的新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强发展动力,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作者单位:盐亭县商务和科技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