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市辖8县市中,7个戴着“贫困帽”,904个贫困村、47.02万贫困人口“压头皮”。直到2015年底,承德贫困户还占总农户的27%。经过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能人返乡、结对帮扶“五管齐下”,成效显而易见。2016年,承德全市188个贫困村“摘帽”、12.82万贫困人口脱贫。(11月15日人民网)
承德市面对脱贫攻坚面宽量大的困境,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打出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能人返乡、结对帮扶的组合拳,到2016年,全市188个贫困村“摘帽”、12.82万贫困人口脱贫,其经验告诉我们,脱真贫、真脱贫离不开党建引领。
脱贫攻坚要发挥支部主心骨作用。在开展脱贫攻坚中,村级组织主动利用上级的扶贫政策和资金支持,因地制宜地完善基础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内力。但是个别村级组织甚至像个别贫困户一样不愿脱贫,然而承德脱贫经验再次告诉我们,脱贫首先是要医治思想上的“贫困”病,依靠当地的自然环境,对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业的培育做出科学的规划,借助扶贫政策和资金的支撑,以党员与群众结对的方式,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其发展的动力,从而突出“旗帜”的作用。
脱贫攻坚离不开党员示范。在培育脱贫攻坚产业中群众存在怕担风险,担心产品卖不出去,产业资金不敢用等情况,党支部就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和示范户的辐射作用,在做给贫困看、带着贫困户干中打消顾虑;利用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外引内联、“回引工程”等方式加大产业资金的投入,围绕巩固传统、培育新兴产业建基地,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促增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家乐,促进群众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积极对接城市劳务市场,运用扶贫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培训,输出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拓宽致富渠道。同时能过党员干部的结对帮扶,在精准施策中解决群众的致富难题,增强其依靠党建工作致富的信心。
新时代为基层党建注入了新的内容。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借鉴承德经验,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夯实党建基础,汇聚党员强大的先锋模范力量,打出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能人返乡、结对帮扶的组合拳,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足“绣花”功夫,继续发挥党建设的引领作用,脱贫攻坚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