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以改革思想为乡村振兴破局

[ 作者:勇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2-23 录入:吴玲香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高举起改革大旗,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一场新时代的思想大解放席卷神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由此步入崭新境界、结出丰硕果实。(2月21日 新浪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20字奋斗目标。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希望,吃下了坚守农村的“定心丸”。

但是,乡村的振兴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更不能盲无目的“碎片式”发展。否则,拳头就可能打在棉花上,徒劳而无功,反而令农村的希望落空。只有聚焦农村的发展“短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功夫,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激发农村的发展愿望,才能真正让乡村振兴起来,在改革的思想引领下,破解当前的发展困局。

依靠改革推动产业发展,关键要让市民的需求与农民的产出精准对接,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食品、有机蔬菜,以及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的兴趣,充分利用本土的优秀资源,努力将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起来。这就需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在各种利益链接机制中获得多重收益。

依靠改革推动乡村治理,关键要移风易俗,让农民养成好习惯。比如加强“四好村”建设,通过开办农村夜校等方式,让农民就近接受行为习惯教育引导,自觉抵制大操大办之风,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应加强农村黑恶势力打击力度,避免欺压百姓的行为发生,让大家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作为党政府,应改革已有的“管”法,多用服务思维指导农村发展。既不能管得太宽太死,也不能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应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乡村的发展进行谋划布局,注重内涵的丰富,不让乡村“千村一面”,徒有其表。当前,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农村发展的探索成果,只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农村这块“短板”必然早日填补到位,让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作者地址:江油市三合镇双龙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