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干部违规办宴:党的十八大以来,仅重庆市南川区一地就查处了32起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的违纪案件。其中,不乏女儿乔迁父亲收礼、分批多地办宴、多请少报甚至隐瞒不报等“四风”问题新变种,亟须警惕。(中国纪检监察报 4月8日)
干部违规办宴的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进行规范,也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无奈总有一些自诩头脑灵光的干部,深谙找政策漏洞、打“擦边球”的“创新”之道,于是各种违规办宴、曲线敛财的新“套路”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需要警惕的“四风”变种新问题,这便是其中之一。
纵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大局,相比起贪污腐败的苍蝇老虎,有的干部总觉得违规办宴的行为似乎无伤大雅,但正因为这种轻视思想,才总有人以身试法。的确婚丧嫁娶实乃人生大事,郑重操持并不为过,但如若罔顾纪律,顶风违规大操大办,甚至利用职权向服务管理对象伺机敛财,把人情往来变成心安“礼”得的借口,不仅会让群众的信任大打折扣,更可能成为干部踏上贪腐之路的分岔口。特别是对个别想方设法踩纪律底线又暂未被发现的人,侥幸心理日益膨胀,如此求“财”若渴的心态终会将自己送上一条不归路。
总结违规办宴的新“套路”,多是让亲人和朋友打掩护或者分批宴请,自以为天衣无缝,实则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不仅偷偷摸摸敛财的干部本人暴露丑陋嘴脸,还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整体的形象。而之所以在各项“整风行动”如此密集高压的态势下,还有人敢“顶风作案”,说到底还是违纪的“成本”太低,觉得这只是小问题,被发现了顶多受个处分、丢点面子。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干部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排在个人利益之后,变着法为自己谋利益时,他就已经不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此时纪律严惩才是对其最好的提醒和保护。因此,在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的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对这些“套路”深的干部,还应提高惩处的力度,疏堵结合之下虽不能完全杜绝,但能最大限度地打消一些干部试探纪律底线的想法。
婚丧嫁娶任谁都难以避免,但无论是普通干部还是领导干部,都应时刻警惕不要因“财”让习俗变了味,因“财”失了作为人民公仆的风骨和格局,因“财”毁了自己也毁了群众的信任。面对“舍”“得”必须有所权衡,钻纪律空子的“套路”少一点,对待群众的真诚多一点,万不要把“创新”用错了地方!
(作者单位:荥经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