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源警方在河南省公安厅的指挥下,异地用警,一举打掉了该省鹤壁市山城区小庄村一“家族式”黑恶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8人,查扣涉案资金5.28亿元。(9月15日《澎湃新闻》)
身为村干部理应为民谋幸福、为村谋发展。而长期担任小庄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李某富却利用其经济实力和人脉关系,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惹得群众敢怒不敢言。
“村霸”一除,大快人心,群众纷纷拍手称快!但预防“村霸”的出现,净化“村霸”生长的土壤要远比打掉一个“家族式村霸”更加重要。
近年来,党中央及有关部门相继发声,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村霸”的举措,各地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要彻底拔出“村霸”病根,笔者认为还需用好“选”“育”“管”三副良药。
把好程序选人。“选好一个人,富了一个村”,要选好村干部,就需要“上下结合”。一方面,群众要将自己认可的、有本领的、讲政治的人推选出来。另一方面,上级要层层把关,依规筛选,确保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筛选出来。
着重培训育人。选出了村干部,更要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要培养村干部服务人民、遵循大政方针的意识,其次要加大村干部致富带头能力的培训,最后要强化日常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坚持制度管人。一方面要制定完善村干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村务、党务公开、村财乡管、一事一议等制度。另一方面,要广泛宣传中央和各地扫黑除恶政策要求,让群众知晓要扫什么黑、除什么恶、自己可以做什么,让群众充分了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意义所在,并主动参与到此项工作中。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沙尔宗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