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莫让数字决定贫困县去留

[ 作者:夏末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6 录入:7 ]

山西省今年将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明确贫困县、贫困人口退出标准、退出程序,杜绝数字脱贫、算账脱贫。(315 人民网)

脱贫攻坚,这不是一个口号,是要真真正正落到实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贫困成为了我们的绊脚石,要搬开这个石头,还需要下大力气。“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曾几何时,一些地方以“贫”为荣、乐享落后,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级贫困县,或入围贫困县后希冀“蝉联”、不愿“摘帽”,甚至将被评为贫困县视为“特大喜讯”,不惜公开打出“热烈祝贺XX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荒唐口号,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上显得格格不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贫困县”虽然叫起来难听,而其带来的各项优惠政策却是实实在在的,另一方面则在于只有戴帽入围没有摘帽退出的管理机制缺失。

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杜绝数字脱贫、算账脱贫,就需要改变考核目标,树立“弱化GDP考核不是不要GDP”的理性发展观念,切实把脱贫摘帽当作履行职责、惠及民生的第一要务,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扶贫“短板”、填补发展“洼地”,并致力于转变穷人观念的精神扶贫和“授之以渔”的造血扶贫,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及防止贫困反弹,奠定思想和物质基础、注入发展活力。

从输血到造血,彻底改变贫困县的面貌,而不是面子上的验收合格。这体现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为政者为官理念的转变。不搞面子工程,让百姓群众真真正正富裕起来、摘掉贫帽子。从脱贫攻坚到精准扶贫,简单几个字的变化,是为官者为民情怀的变化,决心沉下身子为群众谋福利。在贫困县退出机制的约束下,还需要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创业干事的激情。这就必须强化创新的制度保障,通过建立澄清保护、容错免责等体制机制,营造激励探索实践、宽容改革失误的创新生态,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健全鼓励创新、扶持创新的政策体系,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在“十三五”目标的指引下,山西针对脱贫已经迈开了步子,积极探索各种路子,采取更加务实管用的措施为全面实现小康而努力。当然,打破以戴上贫困县帽子“为荣”的怪圈,彻底摘下贫帽子,逗硬考核,使脱贫落到实处,不是政绩。

作者地址:宁夏银川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