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更应授之以渔

[ 作者:张帆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7 录入:7 ]

安徽省金寨县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县。24日下午,习近平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走访村民,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怀着对人民的热爱、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新华网4月24日电)

走过新世纪的前十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正朝向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奋力前进。虽然建设祖国的成绩斐然,但是应看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截止2015年仍有5575万,如何使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脱贫,笔者谈谈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文化脱贫

知识匮乏是农民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身在农村,缺少足够的教育资源,很多农民对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技术不精通,也不尽了解农产品的市场情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建议在农村设置良好的教育平台,因地制宜的设置教育课程,让农民朋友学到更多的农业知识。现目前的农家书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农民朋友在农忙过后的闲暇时光可以在书本中学到很多的农业知识,但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我认为应该引入包括远程教育,专家授课,实地培训等方法让农民能够尽快熟悉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二、产业脱贫

投资三农是脱贫的关键因素。农业要发展,一个从培育、选苗、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是必不可少的,建议有实力的企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上游的建设支持和下游的销售支持,努力打通农业的“任督二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打开销售渠道,真正实现农民的增收。

三、政策脱贫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想种田了,他们习惯了城市生活。这对农村建设来讲是好事也是坏事,青壮年离开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增多,导致大量耕地被闲置,农作物减产不少,但是这有利于农村土地的流转。我认为应该把土地流转工作做好,让有实力的农场主承包更多的土地,雇佣更多的闲散农民,生产更高品质的农产品。对于离开农村的农民应该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扶持,比如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多管齐下,精准扶贫,让绝大多数的贫困农民都能享受到国家的福利政策。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是会被吃完的,但是拥有了钓鱼的本事就能安身立业,和谐发展。国家是个大家,需要千千万万个小家的发展来实现国家的大发展,只有解决好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地址: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和新镇河湾北路9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