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干部不耍“派头”群众才有“想头”

[ 作者:魏露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6 录入:7 ]

现在,有的地方党内称呼同志少了,称呼职务多了,有的甚至称“老板”“老大”。这实际上是不讲党的规矩。长此以往,会扭曲党内关系、败坏党风政风。(6月4日 人民网)

鲜花、地毯、粉丝簇拥、奢侈的接待盛宴……这些“派头”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已经逐渐地远离了我们的视野,群众的心里也是高兴的,只有干部少了这些“虚”的,他们的心中才会多一点群众的位置。

但是,现在有这样一种称呼“老板”、“老大”围绕在干部的周围,让干部听起来“亲切”、“悦耳”,但是在群众听起来却无比的刺耳,这些“江湖习气”的称呼少了一些为官该有的严谨,也少了一些为官该有的正气。

当然,也有人说,“老板”、“老大”只是一次称呼,没必要上纲上线,也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但是这真是一个“小题”吗?显然不是的。一个称号代表的是一种心态,一种唯“官员”马首是瞻的心态,他满足的不仅仅是官员的“求大”、“求上”、“求高”的心态,更是一种内心奢华的现实呈现。

细节决定成败。别小看了一个称呼,我们常说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在真干事干上落脚,而这个“实”字也包含了称呼,称呼不拔高,称呼不变形,称呼不含杂质,才能让称呼只是一个称呼,而不是有心之人眼中的“缺口”。

“语言享受”也是一种“派头”,只是这种口语化的“称呼”难以让人引起注意,甚至有辐射效应,看见这个人这样称呼,那个人也这样称呼,长此以往,称呼就成了麻痹某些人的毒药,接收称呼的人却全然不知。

一个称呼,很重要,但是要说好,说正也不易,他需要信仰的坚守,需要宗旨理念的深入理解,才能丢掉这种容易侵蚀“精神”的“派头”,回归真我,让群众能够看到干部队伍的变化,才会对未来越来越好的生活有“想头”。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一环路东段139号6号楼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