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上环”与“上学”挂钩闹剧为何再上演

[ 作者:花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3 录入:7 ]

近日,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镇群众吕女士被迫到街道卫计办上了节育环。“没有上环证明,居委会就不给开居住证明;没有居住证明,学校就不给孩子登记入学。”

学生入学,要与母亲“上环”联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未转变“要什么先干什么”的办事模式,简政便民理念不到位。二是新的生育政策实施后,未彻底转变着眼点,上环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而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计生工作性质已从监督性、强制性转变为服务性。例如对于生育,不再实行“持证生育”,而是“登记生育”,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登记与否,凭个人自愿。上环也是如此。

反思“上环”与“上学”勾肩搭背现象,对于新国策的要求,全社会应如何实现有效转变和共同承担?

首先,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进一步简政便民。推行网上办事,做好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生育登记和均等化服务。8月,安徽出台《“全面二孩”管理意见》严禁将计生与户口、入学挂钩,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颁布后,全国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全面二孩”政策,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第二,做好政策衔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计生工作由强制性转变为服务型,应当妥善处理因政策调整涉及的相关问题。更加注重家庭发展,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性别平等、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支持政策,增强家庭抚幼和养老功能,鼓励按政策生育。

第三,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责任更重了,要求也更高了。要把稳定和健全的基层计划生育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网络作为改革的着力点,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基层服务管理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类似闹剧不再重演。

作者地址:永安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