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如何治愈不能承受的留守之殇

[ 作者:风之叶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3 录入:16 ]

湖南慈利县人民法院近日对一起引诱、强迫未成年人卖淫案进行宣判,十余人被依法处理,其中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在被刑事处罚的7人中,有5人案发时未满18岁;而在三名受害者中有两人未满14岁,一人刚满14岁。调查发现,慈利县国税局党组原成员、纪检组长刘某,慈利县消防大队原教导员李某两名公职人员涉案。目前,刘某已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及公职,李某已被免职。(北京晨报)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更是直接地反映出了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经济条件差,生活困难,父母不在家,心理上的烦恼无法纾解;监护人缺位,留守儿童容易被欺负、被伤害;早孕、性侵、暴力、辍学、自杀成了留守儿童之殇,心理异常、亲情饥渴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严重问题,这不仅仅是父母的痛,更是社会之痛,民族之痛。是精准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健康、美丽中国梦所不能承受的。

虽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关注留守儿童,像福利关怀、教育“代管家长”这类的政策来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为留守儿童上了制度保险。然而,父母亲情的关爱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关怀不能代替的。更有部分干部失了人性,对留守儿童下狠手,满足自己的淫欲,深深伤害幼小的心灵。这不仅仅是个人道德败坏问题,更是给党员干部脸上抹黑,严重的违纪乱法。

要让留守儿童真正得到“精准关爱”,需要政府助推,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一方面,政府不但要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尽可能留住农村劳动力在家乡发展农村经济;还应尽可能放宽城市户籍限制、就学限制;给进城务工人员便利,让更多的儿童能在父母身边生活和学习;相关立法机构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法制政策,在留守儿童受到伤害时,针对性地执法,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全面的保护。

另一方面,倡导全民关爱留守儿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关爱,通过福利政策、社会救济、心理治疗专业机构的关注和爱心奉献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窘迫和心理关爱缺失的问题。再者,对于一些个人生活作风不好,社会道德败坏的干部,纪检部门给与严肃的惩处,建立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机制,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不让“一颗老鼠屎打坏一锅汤”。

呵护留守儿童的心,既需政府做好保障,需要公民个人提升道德素质,也需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把爱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奏响爱的赞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之殇带来的伤痛。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马尔康市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