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规范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全党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新华社11月30日电)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领导干部“亲自”一说,譬如“亲自下基层”、“亲自到会讲话”、“亲自学习研究”等等。
何谓“亲自”?字面解释就是“自己做”的意思。该领导自己做的事情却每每冠以“亲自”,看似没什么不妥,细细揣之,却多少有些官场现形记的意味,不然也不会有诸如“亲自上厕所”之类的笑话。动则言“亲自”,可能有强调之意,以示不同寻常,但难免有阿谀之嫌,让人腻味。领导下基层也好,到会讲话也好,都是其职责份内之事,大可不必言“亲自”。倘若凡事皆冠以“亲自”,用得过多、太滥,反而叫人不舒服,反生“不亲”之感。
新华社在两年前公布第一批禁用词中,就明确指出公开报道不得使用领导干部“亲自”等字眼,当然,有人言“亲自”,则有可能是难得“亲自”。有的领导习惯于高高在上,该自己做的事情却假手于人,该下去的时候却贵足难踏,偶一为之,便冠以“亲自”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这种“亲自”实在难以让人认同,也难以让人有亲近之感。
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党组织和党员缺乏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的勇气,既害自己又耽误同志,最终伤害的是党的事业。有的奉行好人主义,不讲是非原则,奉承领导、讨好下面;有的处事圆滑世故,见风使舵,热衷功利交往,编织关系网;有的缺乏思想交锋,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党内生活一团和气等。
改进作风正当时。我们应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领导履职做事,倡导亲自去做而不妄谈“亲自”。这样,更有利于密切领导和群众的关系,更有利于推动形成作风新常态。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委政法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