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政府食堂对外无门槛开放,农民工们跟县里的机关干部们一起排队打饭,然后与干部们坐在一起用餐。这个机关食堂价格实惠,午餐9元就能吃饱吃好,大大方便了附近的民工和居民。(2016年12月13日人民网)
多少年来,我们都在说“为人民服务” “一切为了群众”,然而,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不但没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相反还处处损害群众利益,距群众于“千里之外”,口头说的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显得是那么艰难。泗阳县政府的干部们他们并没有喊什么动听的口号,但他们摆正了自己“公仆”的位置,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虽然只是方便农民工吃个饭,但正是这些小事,反映出了政府对群众的真情实意,反映出了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
曾几何时,群众找干部办事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政府食堂更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地方,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风,拉大了干部群众间的距离,使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落地,使群众对政府心生疑窦,使改革开放形不成合力。
政府食堂对外开放看似一件小事,其实是干部作风转变的大事,干部同群众同桌吃饭,拉近的除了物理距离,还有群众与干部心的距离。干部群众在吃饭间互动几句,带给群众的是温暖和亲切,而干部在吃饭时了解到的情况无疑比起那些通过打电话或坐在办公室找人汇报了解的情况更加真实可靠。
不管是农民工也好,还是当地居民也罢,都能与机关干部们同坐一根凳,同吃一锅饭,干群关系如此融洽,无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政府食堂对外无门槛开放,此举不仅便民,更给干部联系群众开辟了又一新渠道。
便民利民、服务好群众不是一时、一事之事。小小一个食堂对外开放就能让群众感到如此方便,干群关系就能如此密切,那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暑热天能否让农民工到办公大楼走廊乘一下凉?公务车在路上遇到群众有困难时能否顺便捎一段路?政府的空坝子能否让农民群众晒一下粮食?如何你是干部,如果你真心想为群众服务,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高灯镇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